久闻莫尔佛塔名,真正目睹其风采,却是2007年的阳春气节。
莫尔佛塔位于喀什市东郊20余公里的伯什克然木乡。莫尔,维吾尔语意为"烟囱"、"烟道",可能因为这里有两座高高的土塔被当地老百姓认为是古代的烽火台而得名。
据考证,莫尔佛塔系唐代佛教建筑遗址。其所有建筑均坐北朝南,背靠逶迤群山,面对荒滩土坡,南隔恰克玛克河古河道与数公里外的罕诺尔古城遥遥相望,相互呼应。现尚残存两座塔:东南面的一座是专门用来安放"舍利子"的,它的圆柱高12.8米,方形基座长宽均为12.3米,高8.4米,西北面的一座呈倒扣的大斗,原为寺院大殿台基,底面边长25米,宽23.6米,底部残长14.2米,宽12.5米,塔身虽排列有佛龛,但佛像早已荡然无存,痕迹仍依稀可辩。塔的附近尚存数间房舍,应为当年的僧房。从塔的右侧山脚绕寺而过,连绵延伸达数公里,有约100多眼古坎儿井,虽经日蚀月剥,风吹雪打,坎尔井的痕迹清晰可辩,颇具规模。坎儿井开凿的时间,应与建筑佛寺同一时期。
佛教,属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纪北天竺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立,后来在亚洲广泛流传,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毋容置疑,莫尔佛塔系唐朝(618-907)时所建,但确切年代无法考证。究竟以唐僧在公元644年从古印度取经返中原抵达古疏勒国时,亲历目睹古疏勒国"淳信佛法,勤营福利。伽蓝(寺庙)数百所,僧徒万余人"为准;还是从唐武则天在公元690年时,向全国颁发《大云经》、通令全国修建大云寺。此时疏勒、龟兹、碎叶等地的大云寺,就是应武则天之命令而修建作为根据。当时,疏勒都督耗资费时达十数年,兴建了声播丝路、名闻西域的疏勒大云佛寺。该寺直到八世纪中叶犹存,当时当地百姓如数家珍,津津乐道。可见该寺在当地及西域的影响是多么广泛和深入人心。
莫尔佛塔可以说是中国最西边陲、建设最早的佛教寺院。由于莫尔佛塔较多地保留了佛教传入西域后佛教建筑的原貌,现实地见证一个区域的历史、一个地方的沧桑、一个宗教的盛衰、刻划着时代的年轮,无可替代地成为了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窗口,具有研究史学、考证佛学的重要价值。
莫尔佛塔像一个历史老人,面对无边的瀚海、企盼普渡众生、祈求否极泰来;然天数无常,就这样默默地厮守了一千多年,静静的守望着岁月沧桑、时代风云、世事轮回、日升月落。佛塔原不老,为谁守候?雪山本无愁,奈何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