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硝烟尽头兴起农商小镇

时间:2013-07-04 21:39来源:大西北网 作者:孙雅彬 点击: 载入中...
  出兰州,东北方向100多公里的黄河岸边,就是靖远县城了。
 
 
  战争曾将靖远和兰州的命运紧密相连。
 
 
  1939年初春的那天中午,县城里的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午饭,当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44枚50公斤重的炸弹却从天而降,瞬间数百间民房倒塌。 日军的飞机轰炸了靖远。
 
 
  一个小小的县城为何会成为日军轰炸的目标呢?
 
 
  据当地的老人讲,其实当年日军轰炸的目标是兰州。
 

 

 


休闲广场鹿鸣园,筑卫城时神鹿衔旗确址的优美传说,是游牧文化的印迹,也是人们渴望和平的寄托,现在以这个传说名命的广场成了人们休闲的地方,四只鹿的城雕成为靖远县城的重要标识

 
 

 

潘将军墓前石坊雕刻精美的石鼓

 

 

钟鼓楼广场残着千年的战争记忆

 

 

在鹿鸣园休闲的人们

 

 

营儿门一位守庙的老人





虎豹口




虎豹口


 

据当地人说是元军留下的断墙





潘育龙将军墓





庄严的石坊在诉说潘将军的巍巍战功



 

潘将军墓上的盗洞





荒冢悠悠





潘将军墓边上的庄稼地




 

钟鼓楼





钟鼓楼旁是极为现代的意大利风情街




烟雨濛濛中营防村远山的烽燧



 

乌兰镇辛海宏镇长说靖远县城30年扩大了十倍,目前这里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化,2万农民将告别农耕






山里的牧羊人





山间云雾缭绕,气势磅礴

 
  “抗日战争爆发后,兰州作为离战场较远的大后方而成为了国际援华物资的中转站。1939年1月底,日军为了切断抗战物资的来源,在轰炸了洛阳和西安之后,决定对兰州进行空袭。于是从汉口调来了一个飞行团进驻山西运城。2月12日上午10点30分,日军的3个轰炸机队29架飞机从运城机场起飞直扑兰州。但是由于领航机的判断失误,其中一队共9架轰炸机全部向北偏离了航线,将靖远县城误认为是兰州,从而投弹轰炸。
 
 
  从一张民国时期绘制的兰州市区图和日军绘制的靖远县城地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两个城市的形状极为相似,都是东西走向带状分布的;北面都紧邻黄河,而南面则都有一座大山。除了这些外我们还能看到两个城市间更多的雷同:兰州东面有一座机场,而靖远城的东面也有一座机场;兰州市西为雷坛河,靖远县城西则有租厉河;兰州市东北有雁滩,靖远县东北则是武家滩,兰州西北有一座黄河铁桥,而靖远县城西北也有一座极为相似的黄河铁桥……
 
 
  地形地貌的相似使靖远遭遇了不该有的命运,也正是这偶然的巧合,保全了不远之外的兰州。
 
 
  七十多年后的这个清晨,在雨中,我们走进了梦中的乌兰。
 
 
  这个古老的小镇因县城南的乌兰山而得名,蒙古语意是“红色”,让人无限神往。
 
 
  她沧桑而又丰满的往昔更耐人探寻。
 
 
  攻防之地  历史硝烟散尽
 
 
  一早,记者一行去探访镇子上遗存的明代小坪山烽燧,无奈雨天土路泥泞,车停不前。只能就近在营防村歇脚,远远的看着,忽隐忽现的烽燧“露出了点头”。
 
 
  51岁的陈朝延是村里唱秦腔的“名人”,很会讲故事。
 
 
  “数百年前,这里是荒坡,没有人住的。后来,有元军在前方的佛影洞(现在的红罗寺)叩拜许愿后,就在此建起了营门,扎驻下来。从此,这儿就叫了‘营尔门’。那时候,这地域是明王朝与北元蒙古国的军事冲突地带,历史上不知道打了多少仗。最神奇的传说是,明朝军队追剿战败后残余的元军首领(3个太子,有驸马和大臣),将他们逼退到了这黄河边,眼见河水汹涌,山高路窄,后又有追兵。元军再无退路。却没想到这时河上飘着的浪柴自然搭成了水漂木桥,元军七人七马得以踏木过河,顺利脱险……”陈朝延说起“明朝发生的那些事儿”,兴致很高。
 
 
  在最后的一仗打完后,一些破败的元兵就在营尔门一带隐居下来,他们以马为姓,多放牧为生。
 
 
  慢慢的这里就成了村落,蒙汉回各民族交融生活在了一起。
 
 
  靖远治县就在乌兰镇。可以说,乌兰镇的历史就包裹在靖远县的历史中。
 
 
  1976年春,吴家川岩画被发现披露于世。其个体图案有人、马、羊、鹿、狗等,整体似狩猎场面,线条粗犷,栩栩如生。随后在刘川至三滩一带黄河西岸,陆续又发现多处同类古岩画遗迹,均属游牧文化遗存。岩画成就了靖远的历史密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曾为羌、戎游牧之地。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始置祖厉、鹑阴县,肇启了靖远两千一百多年的县级行政建制历史。南北朝时期,西魏大丞相宇文泰率部出征会师于祖厉县,欣然置为会州。历经隋唐宋元朝代,这里长期处于争战状态,烽火不息。南宋时,金与宋以及西夏与宋之间的疆界就在这一带,因此这里成为宋、夏、金三国交战的战场,在当时是重要的攻防之地。
 
 
  明朝初期与北元在此以黄河为界。每至冬季黄河结冰,蒙古部落就踏冰渡河,侵扰掠夺。到了正统二年(1437年),朝廷遂置靖虏卫,实边戍防。雍正八年后改为靖远县。
 
 
  “明代的时候,朝廷为了充实边塞,曾号令大举移民至靖远垦殖开发,如今的靖远人有一部分为山陕及江南移民后裔。”陈朝延说。
 
 
  历史不断被战火摧毁,被岁月冲刷,但点滴间仍能感知。
 
 
  听村上老人讲,在城西五里处的河靖坪有座将军墓,忙踏雨前往。远远就看见以黄土堆积而成的高大圆形坟茔,墓前方是一座巨大的石雕牌坊,敕建于清乾隆年间,为三楹四柱斗脊式,庄严肃穆、气势雄伟。牌坊正面最上方镌刻着双龙图案,横批刻“输中阃外”匾额,左右分别刻“恩荣”、“封褒”四字,并以双凤朝阳图案环围,牌坊背面刻“先争锐尽” 匾额。每个坊柱都有雕座护立,可惜都残缺不全,但仅从残存的雕脊瓦兽首来看,刀工刚劲,线条精细,也算是清代雕刻的精品吧。牌坊柱内侧刻有楷书对联: 千里山川须在目,一军甘苦务同心。
 
 
  此处正是清代著名武将功臣潘育龙墓。
 
 
  “潘育龙与其同时代的靖远卫人还有奋威将军王进宝以及雍正年间的昭勇将军宋可进,号称靖远三大将军。他一生好文重士,恤军爱民。在康熙四十年(1701 年),就被擢升为陕西提督,赏戴孔雀翎。潘育龙在提督任十八年,虽年逾古稀,仍坚持每天校射,时发百矢,被人们以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相比而赞誉。”镇文化站宋主任说。
 
 
  如今,虽说潘将军墓牌坊的正梁及坊柱护座等处均雕刻有麒麟、豹、狮等精致图案,但上面的立柱已经不对称了,左右还各有一个柱子,不是很完整。原先将军墓前的卷拱式大石雕供桌一张,完好无缺,而今也不知流向何方。因为将军墓略显偏僻又无人保护开发,这里曾被盗墓者多次光顾。古朴典雅,蔚为壮观的牌坊为清代典型的石坊建筑,然而如今却是满目的残缺与破损,不由让人感慨万分。
 
 
  来乌兰镇,还有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虎豹口又名河包口,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渡口,也是明、清以来靖远四大官渡之一。清代光绪年间知县储英翰勒石立碑,亲撰《河包口官渡记》。数十年后,这里成为红军强渡黄河的主战场。1936年10月24日至30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奉命率三十军、九军、五军共2.18万余人,突破-重兵防守,在虎豹口、三角城渡过黄河,组建成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踏上了艰苦卓绝的征程。
 
 
  滚滚的历史波涛已淹没了乌兰疆场阵阵马蹄声,可如今站在这里 ,仍能从感受到这座边塞小镇曾今的雄险和神勇。
 
 
 
  羊羔肉为古丝绸重镇贴上“名片”
 
 
  回首往史,靖远自西汉设县到明末1700年间,兵戎迭见,人民无百年之休养生息。进入清代,这里人口才逐渐繁衍起来。硝烟散去,荒芜的高地逐渐被农田代替。把守着中原进入河西走廊必经要地的边塞小镇成为西北重要的商埠旱码头,逐渐变得农商兴旺。
 
 
  屠宰、集贸市场是小镇最热闹的地方。
 
 
  每天,南来北往的客商都会从这里预定和批发羊羔肉。买卖者在集市上讨价还价。往往短短几分钟后,双方就会一拍即合,顺利成交。
 
 
  这样的场景已延续了百十来年,甚至更久。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靖远作为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成为中原和西域物质和文化交流贯通的桥梁。 据《康熙·靖远卫志》载,“在唐时古会州贡品就有羯、毡、羊、裘等特产”。边境渡口的重要区位让当地的集贸市场日渐繁盛起来。大约半个世纪以前,平凉的商贩来到靖远集市,大声叫嚷着贩卖二毛褥子……逐渐的,周边地域的客商也来到这里进行皮货,牛羊肉交易。
 
 
  靖远县境内森林遍布,水草丰茂,曾经是古人类理想的游牧场地。当地盛产羊肉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吴家川岩画中就有大角羊和无角羊形象。属黄河冲击盆地的靖远, 黄河流径154公里,造就了其独特的气候环境。境内屈吴山、哈思山、云台山水草丰茂,气候凉爽,生长着 柴胡、麻黄、益母草、蒲公英、甘草等数十种草药,山中水流潺潺,矿物富集,羊羔日食药草,夜饮矿泉,从而使羊肉细胞成分改变,造就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靖远羊羔肉。古今往来,羊羔肉一直是靖远人待客的美食佳肴。
 
 
  小小羊羔儿如今成了小镇的经济支柱。这里古风犹存,乡民们注重享受生活质量,倡导以自产自销农产品的方式来繁荣经济。
 
 
  “我们村的人不给别人打工。都是凭力气,凭手艺挣钱。要么务农,要么搞养殖。要不就出去开羊肉馆子。”红嘴村书记鲜文俊笑着说。
 
 
  位于县城城郊3公里处的红嘴村下辖四个社,694户、2897人,其中回民420户,1746人。 属于回汉群众杂居村。“村里团结社和新胜社的村民都是从靖远县迁下来的。”半个世纪之前,才17岁的鲜文俊从靖远县城下乡到了红嘴村。很快,他联合村民们拉起了骆驼运输队。“我们用骆驼从平川运煤,然后拉到会宁等地销售,收益很不错。驼队最大规模时有100峰,1个人拉5,6头骆驼, 靠铃铛管理控制。那是,一头骆驼能驮着600斤煤,这样,驼队一次就能运60吨煤,相当于一个火车皮。”
 
 
  由于人均耕地很有限, 现今,红嘴村只有150户村民务农,种些小麦,玉米,红萝卜,韭菜和红葱。大部分村民去搞养殖,餐饮,屠宰,销售和贩运。
 
 
  “ 在上世纪70年代,羊羔肉是4毛5一斤。后来,卖到1元,2元,4元。价格一个劲的窜。现在,村上的屠宰销售市场很红火。羊羔肉23元一斤,是批发价。餐馆里作熟的,要65元每斤。”鲜书记说,不少村民靠养羊致了富。 村里的李冰近年贷款扩大了规模,成为村里的养羊大户。目前养了一千多只养,保守估计年收入也在30万以上。而村里每年约有超过500人的“青壮年大军”撒向全国各地,开餐馆。150户都是开纯羊肉馆。去年村里人均收入达5000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县城里的‘白字发‘就是村里人开的,很有名的羊肉馆子。”
 
 
  车行村落中,乡村美景令人陶醉。一栋栋新修的民宅透着建造者的富有……
 
 
  200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核准,甘肃“靖远羊羔肉”证明商标获准注册。以哺乳类动物为地理标志保护注册的商标,在中国尚属首例。如今,乌兰镇已经成了西部批发销售羊羔肉的集散地。 镇上舍饲养羊户达到 2200余户,羊只饲养量达到8.5万只,年创产值2550万元,纯收入达425万元,日均供应市场5000公斤生肉。
 
 
  “羊羔肉”产业让这个曾今的边防小镇面貌发生了改变,名声远扬。
 
 
 
  城市是村镇的未来
 
 
  古镇是文明的基础,是城市的雏形。
 
 
  车行向北,视野豁然开朗。宽阔笔直的双向八车道令我们品到了城市的味道。
 
 
  乌兰镇镇政府办公地点新迁到城北不久。
 
 
  在10年多前,城北全部都是稻田。如今,镇政府全新的办公楼对面30米外仍见农田和羊群。所构成的独特画面令人新奇。
 
 
  “地没有了,村上让我们直接找您来问补贴政策,帮忙解答一下。”一位村妇问道。 上午9点,几位村民来找辛海宏,询问土地征用后的补偿办法。解答此类的问题是镇长辛海宏近来一项常态的工作。
 
 
  曾今的边防小镇正在转变为一个适合人居的商贸城镇。而小镇也要面对很多问题和挑战。
 
 
  如今的乌兰镇共辖城关、东关、西关、西滩、红嘴、东坪、河靖、营防、廿里铺、烟洞10个村、89个村民小组,9个社区。总户数23906户,总人口69705人,其中农民8849户、35138人,少数民族1283户、4660人。“我们镇已没有工业,完全是农业以及商业。如今,很多土地都征用了,城关,东关,西关,西滩四个村以后将全部走向市场。有将近2万人彻底离开土地。 目前,过半农民自己经商或者办企业。城关村就有八成人都做经营。今后,县上会通过更多渠道促进城镇就业。”辛海宏说。
 
 
  刘白高速、国道109线、白宝铁路等交通干线横穿全境,县城黄河公路大桥及省道207线建成通车,以及正在规建中的包兰铁路兰州至惠农段二线工程纵贯全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拉近了小镇与白银、兰州、银川等周边大中城市的距离 。当地西瓜,籽瓜等丰盛的物产得以最快的速度输送出去。
 
 
  “东坪,红嘴以及营防村多在种植高原夏菜为主。但因为镇子上人均耕地只有九分,现今,乌兰镇逐渐将发展的目光转向商业和服务业。镇上的小商品市场和蔬菜批发市场已很是红火了。”
 
 
  与此同时,农村住宅小区建设和商业地产开发也在“紧锣密鼓”。
 
 
  镇上的老城墙如今只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而最早的靖远城广场-----“鹿鸣原”旁边的会州广场建成了颇有异域风格的“意大利风情商品街”, 一些操着浙江口音的商贩开始在那里卖时兴的皮包和眼镜。旁边灰色的小高层商品房,现代感十足。
 
 
  古老的小镇正在努力的完善,吸引四面而来的客商和新居民。
 
 
  “因为没有工业,傍山依河的乌兰镇自然环境不错,很适合人居。现在也有不少外地人来这里买房。”辛海宏说,目前,会州广场这一片是镇上最繁华的地方,周边房价已经超过了4000元每平方米。但以后,小镇的发展中心是往黄河北移,城北开发区将变成乌兰最繁华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小镇城市扩容了近10倍,速度惊人。
 
 
  这两天,东关村的新农村住宅小区一期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预计在年底完工。紧接着,城关村、西关村、西滩村的新农村农民集中住宅小区也将陆续开工。可能到了2020年,各个村落的城中村改造工程都会完工,农村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条件将全面达标。老少乡亲就能住进宽敞,明亮,设施齐备的新房,享受便捷的城市生活。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制造以及服务产业,从而快速连接城市和农村是小镇的目标。
 
 
  在种植和养殖产业方面,小镇计划依托“靖远蔬菜”和“靖远羊羔肉”两大品牌效益,大幅度调结构力争做大做强;也希望通过招商引资,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建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来提增大中小企业的效益;同时,乌兰镇还在规划充分借助黄河旅游资源开发,旧城改造,新城开发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加快小镇的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的发展。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靖远书法名家陈国钧
  • 靖远书法名家陈国钧
  • 靖远乌兰因乌兰山而得名
  • 靖远乌兰因乌兰山而得名
  • 乌兰——硝烟尽头兴起农商小镇
  • 乌兰——硝烟尽头兴起农商小镇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