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谈从最初街头巷尾人们的自发表演,到现今登上庙堂在设备齐全的大剧院演出,虽然演出地点发生了变化,但其喜剧性、地方性等特征,在甘肃乃至于中国戏剧史上,都具有珍贵的独特性,现已成为甘肃民间戏曲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叁:搜集整理 “崆峒笑谈” 全国化的契机
据平凉市秦剧团办公室负责搜集整理资料的张主任介绍,崆峒笑谈曾在民间流传的剧目有160多出,代表性剧目有:《两亲家打架》、《二瓜子赶车》、《闹老爷》、《背板凳》、《拉熊》等50多出,是我省民间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剧目内容主要分为五类。表现群众生产或谋生手段而又富有情趣的,如《拉猴》;讽喻人改恶从善的,如劝人戒赌的《春姐寻父》;讽刺旧社会官老爷们的腐败、昏庸、无耻,赞美普通老百姓的机智、善良并给予同情的,如《打面缸》、《闹老爷》等;讽刺、挖苦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如《大夫小妻》;反映亲戚、邻居和家庭纠纷的《两亲家吵架》等;表现男女情爱的,如《下四川》等。
经过几年的搜集整理,秦剧团目前完善的资料还不到60部,十分珍贵。崆峒笑谈的搜集整理,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由于唱词全是口头流传,没有原始剧本及文献记载,一些颇有造诣的笑谈艺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或相继谢世,鲜为人知。为了令这种濒临失传的剧目再次焕发生机,平凉市秦剧团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开始创编一些失传曲目,并拜笑谈老艺人为师,开始一点一滴的学习崆峒笑谈的表演方式,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编排出的剧目大概有十余部左右。
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始的问题,崆峒笑谈能不能作为西北地方戏剧的代表走向全国,成为像东北二人转一样在全国风靡的地方戏剧?对此,一位戏剧研究者认为,笑谈作为平凉民间小曲遗存,对丰富甘肃戏曲具有重要作用。发掘、抢救和保护笑谈,将对研究平凉的远古文化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此外,崆峒笑谈中的平凉方言属于北方话范畴,在陕甘宁青都可以流通,这一点是崆峒笑谈向全国化发展的契机。
不过,一部地方曲种的盛行走红,首先需要在本土具有巨大的观众群体并获得广泛认可,但目前崆峒笑谈还刚刚开始研究发掘工作,现在讨论这个问题还有点过早,等再过十年二十年,再讨论这个问题可能更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