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环保节能灯是何时出现的

时间:2015-12-25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古代的灯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近来引起文物界轰动,墓里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特别是那盏雁鱼灯不仅造型精美,而且使用时还可避免房间空气污染,尤其令人惊叹。其实,中国人自古重视节能环保,早在秦汉时已发明“环保灯”、东汉时期出现人俑吊灯、唐宋时开始使用“节能灯”……

 

■古人最早用什么照明?


先秦时出现最早的照明器皿“镫”;《楚辞》:“兰膏明烛,华镫错些”


    原始时,人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照明便有了需求。在灯具没有发明之前,人们最直接的方式是靠燃起火堆来照明,此后才出现了照明专用的“烛”.这里的烛与后来的蜡烛不同,它实际上是人工制作的“火把”和“火炬”.《仪礼·燕礼》中所谓“宵,则庶子执烛于阼阶上”,其中的“烛”就是一种手持的火把。


    先秦时的“烛”并不是普通草木制作而成的火把。有学者考证,这种烛是用芦苇为芯,裹上织物,然后浸上易燃的动物油脂。


    “动物油脂”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的照明能源之一,不同动物的油脂古人叫法不同,有角的动物油称为“脂”,无角的动物油叫作“膏”,如秦始皇陵墓里,便“以人鱼膏为烛”.最早记载使用动物油脂来照明的是《楚辞》,其中《招魂》一诗里称:“兰膏明烛,华镫错些。”大概意思是,散发兰香的灯烛很灿烂,明亮的灯盏高低错落有致。诗中的“镫”字是何意?晋郭璞注《尔雅·释器》称:“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这里的“豆”、“笾”、“登”,指的都是不同质地的早期灯具。“登”同“镫”,假借为“灯”,“镫”是中国最早的灯,在镫出现之前,灯具从不叫灯,多称为“豆”.


    登(镫)是一种陶(青铜)制食器。由此可见,初期并无专用灯具,而是直接使用生活器皿当照明用具,一物多用,所以才有了镫。将灯具称为“豆”,也是这个原因,豆本是盛放食物的高脚盘。

 

■古代的环保灯什么样?


秦汉时出现利用虹吸原理净化空气的雁鱼灯;《文物》:“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


    由于用普通的生活器皿做灯具浪费燃油,古人遂将其或加高底座,增加光照范围;或增加通风管道,让燃烧更充分;或上面加盖,减少油料损耗,于是诞生了不再他用的专业灯具。1974年甘肃省平凉庙庄出土的一件战国时铜灯即是由鼎改变而来的专业灯具,故命名为“鼎形铜灯”:鼎身用来储油,灯盘即鼎盖。由于盖封很好,两千多年后出土时,鼎内尚存泥状灯油。


    类似鼎形灯,以铜灯研制和使用为标志的“灯具革命”,从战国一直持续到秦汉时期,这一时期铜灯在上层社会很流行。早期铜灯讲究造型,多以生活器皿和人俑、动植物为原形。如河北平山境内中山国王墓中出土的一盏铜灯,有15个灯头,形似一棵树,“树”上有鸟、猴、龙,“树”下有人、虎,造型活泼,妙趣横生。


    铜灯的推广和使用让夜晚变得从未有过的明亮,但长时间燃灯会导致房间空气质量下降。于是,人们开始制作可以减少烟雾的铜灯--到秦汉时,这种“环保灯”已开始使用了。江西南昌海昏侯墓里出土的雁鱼灯正是这样一种环保灯。


    海昏侯雁鱼灯属于高级灯具,之前已出土了好几件。如1985年,在山西省朔州市城西照十八庄一号墓就曾出土过一件相同造型的雁鱼灯:整体为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四部分套合而成。


    据《文物》(1987年06期):“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将烟尘吸入雁的肚里让水溶解,净化空气,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因此,这也说明中国古代人就有环境保护意识。”


    雁鱼灯利用了物理学上的虹吸原理。除了雁鱼造型,还做成人俑或其他动物状。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的一件“长信宫灯”,也是与雁鱼灯一样的“环保灯”.

 

■古代节能灯出现于何时?


唐宋时开始流行“省油灯”;《老学庵笔记》:夹灯盏“其省油几半”


    雁鱼灯不仅环保,还可调节光亮度,且能充分利用燃料,从另外的角度说,也是一种节能灯。但古代真正的节能灯,则是在“省油灯”发明之后。所谓“省油灯”其实就是秦汉后在下层社会广泛流行的陶瓷灯,这种灯体是夹层,故古人又称之为“夹灯盏”.但史学界一般认为省油灯是唐宋时期开始使用的。


    夹灯盏被叫作“省油灯”,概因南宋诗人陆游的推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是这样说的:“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使用时,“注清冰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


    夹灯盏的节能原理,就是降低灯具使用时整个灯体的温度,减少燃油的损耗和挥发,相比昂贵的铜灯,这种简单廉价的夹灯盏大受欢迎。所以,一经发明,首先在用灯时间最多的文人学子中间流行开来。


    对蜡烛和瓷灯,陆游都总结出一套经验,他在《斋居纪事》中称:使用蜡烛看书:“必令粗而短,勿过一尺,粗则耐,短则近”;使用油灯看书:“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陆游这里所说的瓷盏,就是省油的夹灯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现收藏着一件唐代的省油灯,此灯为民国收藏家邓只淳于1951年捐献。到陆游入蜀时,四川境内不少地方都已使用省油灯。为何四川会最早使用这种灯?因为此灯就是四川邛窑烧制出来的,以青釉为好。唐宋以后,一直到现代电灯普及之前,全国各地民间都发现过类似的“节能灯”.

 

■古人如何改进照明燃料?


元代史籍已有“耐火烛”的记载;《物理小识》:忍蜡炷“一日夜仅点一寸”


    除了节能和环保,古人还在灯具的燃烧方式上做了改进。就照明燃料而言,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对应的分别是油灯和烛灯。油灯由放燃油的灯盘和插入燃油中的灯芯两部分组成,比较简单的是把灯芯放在盘沿口上。但讲究的灯具,一般在灯盘的中间做出一个乳凸状体,便于安放灯芯。这样灯芯点燃后,发出的火焰在中间,且直向蹿,光照的范围增大。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灯光,在座式灯具之外,古人还发明了“吊灯”--悬吊起来燃烧的灯具。湖南博物馆便曾征集到一件东汉时期人俑吊灯,造型相当优美:一人双手托盘,在人体的双肩和臀部分设环扣,用3根链子吊起来。


    而烛灯,主要改进烛这种核心照明材料本身的制作工艺。如在宋代,有一种官烛,“焰明而香溢”.据陆游《避暑漫抄》,这种烛为宫中所使用,用“龙涎、沉脑屑和蜡为烛”.用这种配料做出的蜡烛点燃时能改善房间环境,燃烧亦充分。明杨慎《丹铅总录》“宋时官烛”条即称:“烧烛则灰飞而香散。”


    如何让蜡烛更耐烧?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器用类》中记载了一种叫“忍蜡炷”的蜡烛特别耐用:“黄蜡、松脂、槐花各一斤,浮石末四两,一处镕之,用灯芯布浇,一日夜仅点一寸。”


    这种耐用蜡烛,时人又称之为“耐点烛”.但耐点烛不应该是明人的发明,而应该更早,在元人编着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已有耐点烛的介绍。

 

■古人如何使用“新能源”照明?


汉代已发现石油“然之极明”;《汉书》:“高奴,有洧水,可燃”


    但不论怎么节约,一种能源总是有限的。以油脂来说,最初使用价格极高的动物油脂,再后使用植物油脂,但古人在照明能源使用上的重大突破则是新能源--现代石油的使用。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早在汉代已开始使用石油了。《汉书·地理志》记载:“高奴,有洧水,可燃。”高奴在今陕西延安境内,洧水是延河的一条支流,可燃的“水”就是从地下渗出、漂浮水面上的石油。古人称之为“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即称:“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水上有肥,可接取用之。”


    《后汉书·郡国志五》刘昭注引《博物记》说得更详细,称酒泉郡延寿“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籧,注地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洎,羕羕永永,如不凝膏,然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这里的“石漆”,即后来宋代科学家沈括最先定义的“石油”.“然”即“燃”,“然之极明”已清楚地说明,至晚在魏晋时,中国人已用石油做照明燃料了。


    到唐代,人们称石油为“石脂水”,且开始用含蜡量极高的固态石油制作蜡烛,为区别于用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的蜡烛,称为“石蜡”.唐宋以后,像四川、甘肃、陕西等出产石油的地区,用石油做照明新能源已很正常。据《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古代官服里的等级
  • 古代皇帝请客吃饭都会吃些什么?
  • 中国古代也有“妇女节”吗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镜鉴:察吏是治国之本
  • 古代走丝绸之路要“护照”吗
  • 细数中国古代十大贪官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