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祖珺曾亲眼见过一些外国留学生在校期间不好好念书,不能毕业,进而影响了找工作,回来对着学校的老师大发雷霆。这个学校的老师还是耐心地给学生解释,并帮他找到尽快完成学业的方法。该学院是真的以学生为中心。
杨祖珺第一次知道,原来学校行政应该这样做。
在杨祖珺看来,在美国学到的另外一个重要经验,是社区互助。在马萨诸塞州有很多社区,这些社区组合成一个个小镇,小镇的居民共同约定不允许跨国公司进入,因为他们认为,跨国公司制造污染和剥削员工。这些小镇的特色在于它们坚持的家庭农场模式,而不是所谓的代表着现代化的工业农场。家庭农场自己种各种作物,所有的啤酒、奶酪都是当地人自己制造。这种生活方式不仅环保,而且还保存了当地的文化。这种把环保和文化保护草根化的模式让杨祖珺感受颇深。
杨祖珺说,让她觉得遗憾的是,在这个学校有很多中国大陆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甚至都不知道美国有这种模式。她说,我们出去留学就是为了学到那个国家最好的东西,如果中国大陆的留学生能把这些经验带回大陆该有多好。
在美国学到的这些社区组织经验,3年半后就被杨祖珺带回了台湾。她是19世纪以来,在麻州大学爱默斯特学院最快拿到博士学位的学生!
●大陆的年轻人,让我感到“惊喜”
从1988年首次“登陆”到2011年再次来到广州,20多年间,两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双方交流不断加深。但隔着海峡看对方,总有看不清的时候。在台湾人的印象里,现在大陆的年轻人就是一切学美国,追潮流,赶时髦,不关心身边的事物,不关心社会。然而这次杨祖珺到大陆,从北京一路来到广州,不断接触大陆的年轻人,彻底改变了她对他们的认识。她用“惊喜”一词来形容这次的新发现。杨祖珺说,中国大陆的年轻人,特别是广州的年轻人,原来是这么关心社会,爱这个社会,敢于批判社会。青年们对社会有批判,对未来有期望,用一个比较俗的说法就是广州还有这么多“爱国青年”,这让我感到社会有希望,中国有希望。
杨祖珺说开始时是她的无知令她有胆量前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也有了对现实的恐惧,但是她一直认为她只是在做应该做的事。她认为,一个人想推动社会进步,不是他想怎样就怎样的,这就像人踩在球上,你不知道它会往哪个方向走,但最起码它动了。
这就是杨祖珺,快意人生,快乐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简单、率真而又执着。
据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