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南第一墩北面桥栏杆损坏20米,最大处栏杆东移0.88米。下落0.55米;栏杆立柱折断3根;人行道边缘角钢折断2处。人行道钢板弯曲变形13块、1.3米,底部枕木错位,纵梁木断4根,局部碎成木屑。
(二)桥南第一墩顶部以下1.5米左右处,桥墩外部出现裂缝,宽0.1厘米,最长缝达60厘米。在撞击处,外粉刷水泥成块脱落,砌石受损。
(三)桥面第二拱第三立柱槽钢(15厘米×15厘米)距地部1.18米处北面凹进2厘米,南面凹进1厘米,漆皮多处脱落;立柱底部西移2.2厘米,距底部1.5米处东移0.8厘米,距底部2.3米处东移0.4厘米;立柱北拉杆弯曲,最大处凹进1.1厘米。
(四)第二拱下拉杆南第二节、第三节上曲;第二拱南端上部西移2厘米。第三拱南端上部东移0.7厘米。
随后为了彻底弄清桥梁的损伤情况及现状,市政工程管理处于当年10月再次组织技术力量,进行了为期15天的全面检查,除被供水船撞坏的表面损伤外,又发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从结构方面看,竖杠很多很不垂直,局部锈蚀严重。由于许多杆件弯曲变形和位移,结构的几何尺寸和图式已与设计计算图式有很大差异,致使结构受力情况相当复杂。
(二)支座养护不好,尤其是有些活动支座已经完全失去了活动功能,会使结构内部产生极大的有害次应力。
(三)从材料方面看,根据分析化验,原桥所用的钢材质量不如目前的3号钢,再加上八十年的使用历史,其疲劳程度、允许应力等各种物理、机械性质,均会有很大的衰变。
(四)桥墩墩帽等部位有明显裂缝,混凝土碎裂掉落,钢筋外露锈蚀,情况比较严重。
(五)桥南排水不好,木桥面板腐朽,钢桁架杆件油漆剥落。钢材锈蚀较严重。
为保护铁桥的安全,在全力抢修并将水上供水船脱离现场后,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立即对损坏部分进行了临时性抢修,以维持交通。
中山桥誉称天下黄河第一桥,是黄河上最古老的公路桥,在中国桥梁史上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鉴于当时桥梁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检察人员建议:不论以保护古桥还是以解决兰州市黄河南北交通为目的,都必须立即对该桥进行全面加固维修。为了解目前该桥的承载能力和尚能超期运营的年限,建议对中山桥进一步检测试验,并作一次使用寿命的鉴定。
根据检查情况,经兰州市建委批准,兰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于1990年9月1日至12月5日,对中山桥再次进行全面维修加固。维修加固的主要项目有竖杆加固维修,部分桥面板维护,横系梁结点板加固维修,部分铆钉更换和补缺,支座复位加固,墩台加固、维修,人行道加宽,人行道栏杆更换,全桥除锈油漆。工程预算总投资132.88万元。
维修加固后,人行道由原来的1.2米增宽至2.1米,全桥进行了重新油漆,使中山桥面貌焕然一新,更见雄伟壮观。
为更好地保护中山桥,兰州市公安局于2002年再次采取措施,禁止0.5吨以上、高度1.8米以上的机动车辆通行。兰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待小西湖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后,中山桥即禁止机动车通行,经再次维修后变为一座步行观光桥。小西湖黄河大桥于2003年12月底竣工通车,时值寒冷的冬季,中山桥无法封闭维修。2004年5月8日,中山桥的维修工程正式开始。
中山桥保固期已过15年,为了延长中山桥寿命,兰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对中山桥进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彻底、最大规模的维修加固。2004年5月8日,中山桥正式封桥动工。初定工期3个月,投资500万元。维修主要项目是:对安全部位、结构进行检查和技术鉴定,对上部结构进行检修和加固,对构件进行校正、紧固、调整,对桥面进行整修、铺筑,并对外观进行装饰等。
历时95天,至8月14日中山桥主体维修工程完工。完工前一天,即8月13日,兰州市政工程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向新闻媒体通报了有关情况:第一,由于追加了建设南北广场、大桥亮化、对两侧文物进行维护等工程,原定于8月18日开放的中山桥延期开放;第二,经过对中山桥两次封闭后交通状况的观测,没有对交通造成不良影响,据此初步决定将中山桥改为“步行桥”;第三,广场改造从10套方案选项出4套,择优取舍。
9月1日,南北广场扩建等工程经招标后开工。南北广场面积共3千多平方米(南广场约2千平方米,北广场约1千3百平方米),两广场地面采用黑色花岗岩、芝麻白花岗岩、梅花白花岗岩、太阳白麻花岗岩和珍珠白麻花红贴面,南北花坛贴面采用大花白花岗岩石材。北广场东西各设一小圆形花坛,花坛周边设供市民游憩的石椅。对南广场的将军柱、碑记、天下第一桥碑、国家大地测量水准点加以保护。
中山桥亮化采用冷色调,利用原光灯将中山桥的轮廓显现出来,保留中山桥的百年沧桑感。
9月下旬,维修加固中山桥工程顺利完工,工程前期耗资550万,第二期耗资440万,共990万人民币。
10月1日,焕然一新的中山桥正式向市民和游客开放。
2005年, 中山桥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过多年申报,于2006年6月,中山桥作为兰州市的标志性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7月7日,在中山桥南广场举行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起步仪式,百年中山桥见证了“传承奥运精神,放飞中华梦想”圣火传递。
2009年是中山桥建成100周年,为了彰显中山桥百年历史功绩,中山桥建成100周年庆典组委会面向全国开展了《百年铁桥赋》的征文,经评委会审定,最后辽宁沈阳市马建勋获得作品一等奖。
中山桥是黄河上游建成的第一座铁桥,是甘肃与西方近代经济、技术、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结晶,是兰州对外开放的历史见证。铁桥的建成,不仅改写了黄河上没有永久性桥梁的历史,而且为古丝绸之路增添了新的连接通道,在推进兰州乃至甘肃对外开放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风雨洗礼的中山桥,在迎来百岁诞辰的日子,英资勃勃,盛装迎宾。
2009年8月26日,母亲河畔,中山桥南广场,中共兰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隆重举行中山桥百年庆典大会,庆祝这座见证兰州成长的铁桥建成100周年。
省市领导陈学亨、励小捷、刘巨魁、冯建身、陆武成、张津梁等出席了庆典大会。
大会由兰州市市长张津梁主持,市委书记陆武成致辞。他说,百年铁桥记录的是历史,承载的是精神,给我们的是启迪。中山桥建成以来,虽然经历了百年风雨沧桑,但今天仍巍然屹立于黄河之上,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中山桥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弘扬兰州精神的鲜活教材,成为兰州珍贵的风景和最具知名度的标志性建筑。今天,我们隆重举行中山桥百年庆典,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坚持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继承和发扬滔滔黄河孕育的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