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陇垛山

时间:2013-04-09 16:57来源:每日甘肃 作者:元鸿仁 点击: 载入中...


  宋代西部边陲边患莫过于西夏的进扰了。为固边防犯,真宗天禧二年,筑安远寨(新中国成立后由通渭划入甘谷,今安远镇),英宗治平四年筑鸡川寨(今通渭吉川镇)。神宗初立,加大防犯力度,命韩琦主持边务(今通渭甘谷为边境),韩琦到任后急命杨文广进筑大甘谷寨(由通渭划入甘谷,今大庄乡),辖陇诺等五城堡。同年又筑通渭寨(今通渭什川乡),以巩固边防。


  有关史料在记载这段史实时,还提到为截击西夏军进犯而在距大甘谷寨二三十里之遥的地方(今通渭襄南乡元家沟盆地)筑了座喷珠城。此城和上述之陇诺城,古代名称所指,需要考详。其中关于喷珠城,作者依距离大甘谷寨的里程,西夏军南犯的路径,罕有的地表喷泉,以及相关传说,作了推考,撰写了短文《杨家城考轶》,论定今天元家沟盆地所称谓的“杨家城”就是当年所筑的喷珠城。此文发表于《天水日报》,以征方家修正补充。但三年来迄无异义,那么只好姑作一说了。


  至于陇诺城,本人以为当应从“鹿鹿山”之名称中发掘线索,以企判定。因为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通过语言物化的符号人们可以了解上古社会。而与雅言相对称的一种小区域性语言即方言,虽无规范符号(文字)记载,但同样可以通过记录方言的同音字可以考古。这两种现象称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音韵训诂之学,其原理十分朴素而科学,这是我们民族的财富,为华夏民族所独有。据此可以这样看:依方言书写的“鹿鹿山”当为“陇垛山”。系陇山形似堆积起来的麦垛,故古人命此名山为“陇垛山”。而相近在西的战略城堡当依山名而命为“陇垛城”。此“垛”古代用方言写为“诺”了。因当地方言把堆积之麦捆小的叫“堆子”,大的叫“垛(luo)子”,这种思维方式与天水把形似麦垛的沙岩山称麦积山同出一理。奇怪的是通渭方言中将“垛”读为“luo”,当时在战乱年代,依山名而起名的陇垛城,没有准确书为陇垛城,而用了同音字“诺”了,所以史书有陇诺之记。传至现代,通渭将此城与县城(在此城南)相对而称为北城。北城正是宋朝的陇垛城,是依陇垛山而起名。陇垛之“陇”,平时单用读“long”,而与垛(方言读为luo)连读时受后面一音节影响而读为“lu”了,这是方言连读垛时,丢了元音“o”所致。符合汉语演变规律。这样,“陇垛山”在通渭方言里读为“鹿鹿山”了。故依山名而名的战略城堡,志书里没有书为“陇垛山”而以“诺”代了“垛”,故宋史有“陇诺山”一名。因方言音变而引起的字变现象属音韵学原理中的核心理论,此不赘述。仅以此原理为陇垛山正其名,实是用传统语言学原理解决现实文化问题的必要途径。明了了此一点,应纠正把陇垛山读为或书写为“鹿鹿山”,并说此山盛产鹿之讹,也要连带纠正玉狼救唐王的讹传。因此山并无鹿群出没,史籍也无救唐王的记载。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甘肃高台:祁连山下万亩花海正缤纷
  • 【溯源甘肃】历史上的河西走廊
  • 《航拍中国》第二季之甘肃篇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
  • 甘肃天水市两处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获国家批复
  • 甘肃山丹:五万人分享 “牛娃子饭”喜过冬至
  • 美丽乡村·甘肃尕秀村:雪域藏地真诚感叹——这里真的很好!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