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字或“呀”字转音的村名有很多。“樊”村转音为“冯呀”村,原长安县樊村乡政府驻地冯家村(读为冯呀村)音与樊村同。樊村本是周宣王大将仲山甫封地。南边与樊村相连的村子现名三甫衙,就是以仲山甫为名的。
特别是“家”字转为“驾”字的村名,西安市各区县统计起来约有近百个。在封建社会以皇帝至尊,村中来过皇帝是一件光荣的事。雁塔区东部的等驾坡最为典型。明代,最初董姓人居此,得名董家坡,清初村东又聚居了许多别的姓氏人家,不愿随董姓人的村名,便谐音为东等驾坡,原来的董家坡便成了西董家坡,相近的两个村子叫法却不同。等驾坡乡改成现在的等驾坡街道办事处驻在东村,随了村名。特别是清嘉庆年间的《咸宁县志》也分开记有西董家坡、东等驾坡两个不同村名。后来群众编出一个故事说:唐朝某年,皇帝到白鹿原打猎,大臣在此等候皇上驾归,得名等驾坡。
像原长安县五星乡的梦驾庄更为出奇,说的是一村民夜梦皇帝到村,便将村名改成梦驾庄了。其实清嘉庆《长安县志》尚将此村称为孟家村。试问:一个村民做梦,全村岂能相信?看来“梦驾”只是“孟家”的谐音而已。又如长安区还有:苗驾庄说是苗王在此驻骅;落驾庄说是某皇帝在此停驾;惊驾庄说是某皇帝在此御马受惊;乳驾庄说是某皇帝年幼时在此村停留有乳娘给吃乳;护驾庄说是皇帝到村有人在此护驾等等,这类故事往往有名有姓、有年有月。其实经查考志书和古代碑帖,上述这些“驾”字村名都是瞿家庄、苗家庄、洛家庄、金家庄、茹家庄、胡家庄等的谐音。究其原因,一是封建社会人们有皇权思想,认为皇帝到村甚为光荣:二是原姓氏人家已不占该村主要人口,村民不愿沿袭原有姓氏:三是“驾”字地名故事的创意性好,易于流传:四是地名有向较高文化内涵转变的倾向。
岳村和韩愈的教育思想挂钩
长安人将“握手”常读“岳手”。长安区杜曲镇西有一个岳村,最初是唐文学家韩愈给儿子韩符修建的一所农村茅屋,让他离开繁华城市,在艰苦环境里读书,后来成了村名叫韩公庄,民间谐音为韩谷庄。韩愈的后裔定居在这里,晚唐时辅佐昭宗的宰相韩偓即此村人。韩偓以诗文著称。当时藩镇割据,政不出国门,竞相挟持皇帝,纷乱中韩偓力挽狂澜,但终不能挽救唐朝的覆灭。由于韩偓是一代名人,韩谷庄便改为韩偓村,简称偓村。又因古音将偓(WO)字读为岳(YUE),明代已经将偓村写为岳村。清代、民国一些志书仍将岳村写为偓村,实际读古音“岳村”。韩愈的教育思想受到人们普遍重视,上世纪日本小学教育界组成代表团来此村参观,曾捐资改建岳村小学。
地名历史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揭开演变村名的本来面目,对我们了解地名历史很有好处。就像岳村,当人们知道其历史后,村名和韩愈的教育思想挂钩,就有了文化内涵。
方音地名犹如繁星举不胜举
西安周围地名历史悠久,从古音方音形成的地名举不胜举。
1990年东郊三府湾村的两位老人写村史来找我,听说我年纪大对地名熟,特来问三府湾是古代哪个朝代的“三府”?我真的不知道。于是一块查《咸宁县志》,原来志书上写的是三树湾,到民国三十二年的《西京市区域图》上面还写的是三树湾。为什么现在成了三府湾呢?原来,当地人将“树”字读成“府”字。人们总想把自己住的地方说成级别高雅的住处,于是“树”字就演变成“府”了。从这次开始,我对西安存在的众多的“府”字地名产生了怀疑。带“府”字的街道和村庄很多,有的可能是古代的什么府,有的是“树”字形成的。雁塔区和未央区都有二府庄,查志书上过去写的是二树庄。长安、户县都有四府村,其地均生长柿树,可能系长安方音柿树村转变而来。而沣峪内的东富沟(有东富山庄)过去叫东树沟。
“余”字打头的地名多是由古“韦”字转化来的。“韦”字古音念余,比如长安区政府驻地韦曲,当地人读为余曲,读的是古音。原杜陵乡政府驻地兆余村,宋人张礼《游城志记》写为赵韦村。王曲的鱼鲍头,古书写为韦堡头。又如高陵县榆楚乡的榆楚村,清代时还写为韦楚村,今仍有韦姓人居住在那里。由“韦”字讹写了的地名在西安市内不下数百个,如周至西部的泥峪,宋《长安志》及以后各代县志都写为韦峪,现在写成泥峪,而群众称鱼峪。长安区韦兆镇当地老人还念“余招镇”。
“日”字读“儿”或“齿”,如户县西晋时的凿齿村,现读为凿日村,本系西晋著名文士习凿齿的故里而得名的,后又转写为卓日村。长安古村杏儿村,后写为杏日村,进一步改为训儿村,最终演变写为训善村,现在村内部还有叫训儿村的。
“车”读为“居”,如未央区徐家湾的车家堡,《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写为俱家堡,现村牌写为车家堡,地图亦标为居家堡。“车”字读的是古音,就像下棋里的车马炮,车读成居。灞桥区狄寨镇的东、西车村,读为曲村,村中近千户人家都姓屈而没有姓车的,“屈”是“车”字读音演化的。车姓也写为屈,是著名的羌族大姓。又如,唐代长安东市的“落车场”(位于今咸宁西路南侧),相当今日的“停车场”,但古人读为“落居场”,现在仍读“落居场”,不过写为“乐居场”了。
“羌”字打头的村名多改为“姜、江、骞”等。也有将“羌”字折成双音“青羊”的。古书记载累计迁入长安附近的各族人有一百余万。后来人们将他们的聚居地称作羌村。如灞桥区新筑镇骞村,县志古籍曰:灞水至羌村入渭,即此村。而雁塔区长延堡姜村,出土唐诗人陈鸿为亡妻所立石幢,尚名羌村。长安县的十堡江村,也写为十堡姜村,与留村八村相靠,共称羌留十八堡。宋《长安志》称姜留村。十六国时战乱剧烈,原民南逃,新迁入者称原居民为留村,而迁入者则被称为羌村,互相对应存在,此种相对应的羌村留村遍布西安外围,而羌村多称为姜村或骞村。像户县的东宁羌、西宁羌两村,明代志书已是如此称呼,据考系甘肃宁州迁来羌民居此得名。而该村东侧的青羊寨,明代《户县志》则曰:“青羊寨盖为番人所居”,古人把少数民族称番人故有此说。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