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三所小学记录三个王朝那些事儿

时间:2012-04-26 19:54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陈颖,张波 点击: 载入中...

 



2003年,政府重修感业寺遗址时所立石碑



感业寺现存最早的一块石碑,上有“大唐感业禅寺”字样



记载刘向生平的石碑



近年得到很好保护的雷神庙万阁楼



位于天禄阁遗址上的刘向祠


  曾是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到处都留下历史的印记。在我市的天禄阁小学、感业寺小学、八一街小学这三所校园里,至今还保存着一些古老的历史遗迹。从汉代的国家图书馆,到一代女皇武则天削发的感业寺,再到明代民间修建的雷神庙,它们经过千百年的历史风雨,依然保留着珍贵的楼台庙阁。

  天禄阁小学

  这里曾上演

  最早的“百家讲坛”

  如今,大家都知道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但是大家不知道的是,早在汉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开设了传播各种学术的“百家讲坛”,其中一个“坛”,今天依然矗立在汉城遗址上。这就是保留在未央区天禄阁小学里的天禄阁遗址。

  西汉初年,长安作为国都开始设计修建时,丞相萧何就在未央宫中主持修建了图书馆和档案馆,用于存放文史档案和重要典籍,这就是天禄阁与石渠阁。此后,还修建了兰台藏放秘籍。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在长安修建了全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太学。西汉的许多学者都在这些学术机构里讲授学问,校书著文。天禄阁作为汉代学者经常“开坛”的场所之一,算得上是现存史上最早的“百家讲坛”。

  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天禄阁遗址,在当时,是都城文化活动的中心。《三辅黄图》记载:“天禄阁,藏经典之所。”《汉宫殿疏》云:“天禄麒麟阁,萧何造,以藏秘书处贤才也。”《汉宫殿疏》记载:“刘向于成帝末,校书天禄阁,”这都说明在汉成帝年间,皇帝曾派人到全国普遍收集秦末遗书,存放在天禄阁并组织“贤才”编校。司马迁撰写《史记》时,也曾参考这里的档案图籍。

  刘向是一个学识十分渊博的学者。他校注和整理了先秦诸子百家的书籍,对保留我国古代图书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亲自辑录了《战国策》这部不朽著作。他撰写的《别录》一书,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刘向为人正直,当时成帝刘骜营建昌陵(位于今灞桥街办吕家堡的八角琉璃井),历时五年,工程浩大。工不及半,刘向写《谏止昌陵疏》,陈词万言,成帝因此而中止了昌陵的修建,这篇奏疏也成了千古名篇。后人为追念刘向的功绩,在他生前工作过的天禄阁修建了刘向祠。

  但天禄阁作为国立图书馆和图书编校地的命运却并不长,到王莽执政时,所藏图书被毁弃,天禄阁改作了铸造铜币的场所。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这里更多被当做纪念刘向的庙宇,受到当地百姓的保护和供奉。

  现在的汉天禄阁遗址,很好地保留在天禄阁小学的校园中央,这里距离汉长安城未央宫前殿遗址不足两百米。遗址主要是一个高七米,周长三十二米的夯土台,上面有明代建的刘向祠。土台脚下,有几间近代修建的殿堂和旧屋,今天依然作为学校的办公场所在使用。天禄阁小学的朱校长带着我们沿砖砌的台阶登上了天禄阁遗址的土台,看到只有一间小小的房屋立于台顶,这就是刘向祠庙。朱校长说,为了保护好遗址夯台水土流失,学校师生们在夯台周围种满了花草树木。

  虽历经千年沧桑,天禄阁遗址今天仍保持着较好的原貌,这和天禄阁小学历届师生精心保护是分不开的。据了解,早在解放前,便有人在天禄阁遗址附近办过私塾。解放后,这里被改为小学,天禄阁遗址也被留在了小学校园内,并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校的校本记载,解放初期,遗址夯台顶上的“刘向祠”风雨飘摇,学校专门请人对祠庙重新整修;文革期间“破四旧”,“刘向祠”里的刘向塑像被人为破坏。到1997年,天禄阁小学师生自筹资金,在大殿前重塑了刘向雕像,并在基座刻下刘向的生平。

  在今天的汉城遗址上,曾和天禄阁一起存在的未央宫、石渠阁、建章宫等众多的皇家宫阙,都已经化作阡阡田野上的一个个孤零零的大土包。惟有天禄阁,伴着一间小祠庙和一所小学留存至今。现在,还有不少的日本游客专程到此访古探幽,这让生活在此的人为身边这些貌似寻常的风景而备感自豪。

  感业寺小学

  这里一个女人

  蜕变为一代女皇

  熟悉唐代历史的人,一定知道感业寺,那是武则天削发的寺院,见证了一代女皇最为落魄的时光,也记录了一个女人从柔弱走向刚强的历程。但也许很少有人知道,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雨兴衰,感业寺在今天仍然有迹可循,最后的屋舍和石碑仍完整保存在汉城遗址上的感业寺小学内。

  感业寺小学位于今天的未央区六村堡街办,在唐代,这里属于皇宫范围。关于感业寺建成的年代,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隋文帝灭陈统一中国后,为庆贺功业而建;另一种说法是大约建成于北周恢复佛道二教之时。关于感业寺的规模,民间一直流传着“骑马关山门”的说法,可见当时寺院之盛景。解放初,汉城街办的西查村出土了一批文物,包括镏金佛像、石马等,经专家鉴定为感业寺遗留文物,现分别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和碑林博物馆。同时,在窦寨村北,还发现了长方形的土台和两个用于插经幢或大门的石础,被认为是感业寺的山门所在,遗憾的是,这些遗迹在上个世纪70年代平整土地时被毁掉。但由此也可印证历史上感业寺规模不小,香火旺盛。

  据记载,唐朝末年,原感业寺毁于战火。明朝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在当地政府的主持下,附近老百姓捐助,在原址基础上重修了感业寺,但面积大为缩水,仅与现在的校园面积差不多。清末陕西回民起义时,感业寺再次毁于战火,民国初年再次重修。至上个世纪70年代,原有的大雄宝殿、东西厢房、门楼、僧舍等陆续被拆掉,只剩下一座破旧不堪的前殿,2003年,政府出资对前殿进行了重修,并竖立遗址保护碑。

  这所保留明清建筑风格的前殿和三块留有历史印迹的碑石,如今静静地伫立在感业寺小学教学楼的背后,无言地诉说着往事。最早的一块碑石,为明代万历年间所立,上面书有“武则修焚香火院”、“大唐感业禅寺”的字样。石碑上有断裂的痕迹,暗含了这所皇家寺院所经历的风雨沉浮。石碑上刻痕历历的字迹,不知被哪个调皮的学生用胭脂般的红色粉笔一通涂抹,多了几分现代的生机和热闹。

  但千年前的这里却并不是一个热闹的所在,它所收容的是无数后宫佳丽的苦闷与失落,并陪伴她们度过青灯古佛的余生,武则天也曾是其中悲哀的一个,但不同的是,她后来抓住了命运的机会,感业寺最终只成为她人生道路中的一个驿站,而非终点。

  按照古代皇宫的惯例,每个皇帝驾崩后,属于他的那些后宫嫔妃中,未育子女的就要离开皇宫,如何安顿她们,各朝各代的做法不一,唐朝就采取把她们都送进寺庙当尼姑。感业寺,就是专门接纳唐王朝被驱逐嫔妃的专用寺院,沿用数百年。《新唐书》《旧唐书》中都曾记载,唐太宗死后,武则天被送往感业寺出家,期间,高宗李治借给其父上香之名,多次前往看望武则天。三年之后不顾四面反对之声,毅然把武则天从感业寺内接回,封为武昭仪,再成为皇后。最后武则天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因此,感业寺既见证了一代女皇最为落魄的时光,也记录了一个女人从柔弱走向刚强的过程。

  这些往事,最终都化作青青石碑上密密的碑文,流传到今天,石碑斑驳陆离,字迹模糊不清,只留给后人无限的猜想空间。

  除了这些历史遗迹,还有一个能证明感业寺坐标的便是寺背后村。这个历史上以位于感业寺背后而得名的村庄,今天仍端端正正坐落在感业寺小学的背后。

  感业寺小学的肖校长告诉记者,在感业寺遗址上修建的感业寺小学,已有近80年的历史了。期间也几经易名,最后还是恢复为“感业寺小学”。近些年,随着多部唐代历史剧的热播,到这里访古探幽的人也越来越多。据了解,早几年,有关部门提出要将学校搬迁,在原址上重建感业寺,但遭到反对,两年前,佛教界筹资在遗址以东200米的地方重新修建了感业寺。

  新修的感业寺位于汉城街办席王村旁的田野里,寺里的师傅说,这块地方也是原感业寺的范围,算是东院,也是寺庙菜园所在。据说,当年被送到寺院为皇帝守节的嫔妃,除了有皇宫少量的接济之外,大部分的吃穿用度都要靠在寺庙里劳动所得,可能,这块地方也曾洒下过武则天的汗水吧。

  八一街小学

  这里曾回荡

  民间祈愿的锣鼓

  西安北门里,往西去有一条小巷,叫糖坊街。沿街走过去,就可以看见八一街小学。

  八一街小学已有多年的历史,但糖坊街上的老住户还是习惯叫它雷神庙小学。因为这所学校是在明朝万历年间重修的雷神庙的原址上建立的,校园里至今还完整保留着雷神庙最后一座殿堂——万阁楼。

  我市研究地名的专家葛慧老人,70多年前随家人从山东来到西安做生意,就住在城西北角一带。他回忆当年,小侄子在药王洞街的雷神庙上学,自己也曾坐在那里听过老师讲课。印象中,教室后面台上是青面獠牙的雷公和电母,老师还给学生讲周文王进朝歌路上救了雷震子的故事。教室门前大牌匾上写着“恩泽众生”四字,匾里有野鸽子筑巢,咕咕地叫。葛慧老人说,在民国年间,雷神庙前的小街叫雷神庙街,街上的锣鼓很有名,这和当时人们敲锣打鼓到雷神庙祈雨不无关系。“文革”中,街名改名立新街,意思是对雷神庙要“破四旧,立四新”;药王洞街改名为八一街,小学改名八一街小学,后来药王洞恢复了原名,而学校还叫八一街小学。

  但这所学校的历史远不止于此,葛慧老人曾翻阅旧长安县志,从有关记载中得知,早在明代崇祯元年,西安兴办社学,附近居民就曾依雷神庙就学。清朝末年实行小学堂,此庙又是西安第一批小学所在。

  学校如何会建立在寺庙里?葛慧老人从旧长安志中记载的一个故事里找到了答案。书中记载:长安某地两名财主将家中田产捐给寺庙作为庙产,收入作为“延师专款”,也就是给老师发放工资,但寺里的住持却偷偷把庙产转卖,被发现后受到了很重的惩罚。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古代寺庙和学校是互相依托存在的,寺庙的殿堂可做教室,庙产收入可作老师薪酬,而随着学生就读,附近居民自然也会给寺庙多一些香火。旧长安志记载,清末废除科举,全国兴起办学热潮,作为西北文化重心的长安,原有的社学纷纷转为初等小学,仅在宣统年间,长安已建立了232所初等小学,这些小学大多都是依当地的庙宇祠堂而建,很多正是今天仍分布在西安城乡的小学的前身。由此可以想象,今天的西安,像八一街小学这样保留寺庙遗迹的小学校一定还有。

  有趣的是,像这样将学校设立在寺庙里的传统,今天仍可在柬埔寨、缅甸等一些亚洲国家看到。

  64岁的孙桂兰老师,一生都与这所学校紧密相连。解放初,她在此就读小学,度过了童年时光;师范毕业后,她又回到这里执教,一呆43年。期间,学校的面貌几经改变,惟有矗立在校园中央的“庙楼”(万阁楼),总能勾起她久远的回忆。 “我上学时,校园还是完整的一座庙,朱红色的大门面向南开,门上有锃亮的铜钉和大铁环,门前有两尊石狮,每天上学前,学生们都喜欢爬石狮子玩。”在孙老师的印象中,当时的学校规模不小,学生有六七百人,分别在大殿、楼阁里上课,老师们则在侧殿里办公。但她的记忆里,大殿里已经没有青面獠牙的雷公电母,只有一根根合围粗的木柱。据说,当时在学校成绩差,总留级的学生,会被冠以绰号——“看大庙的”。

  1961年,孙老师师范毕业回到母校执教,第二年,学校规划盖楼,原有的寺庙大殿被拆毁了。“那时候拆庙并没有人觉得可惜,师生们都盼着早日建起楼房,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没过几年,侧殿也相继被拆除。

  万阁楼之所以逃脱了被拆毁的命运,主要是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教师办公室的用途。八一街小学现任校长姚心慧至今还记得,1980年自己揣着报到证走进学校,同事们从“庙楼”里走出来欢迎她的场景。“当时觉得很奇怪,这学校里怎么还有一座庙呀。”

  保留下来的万阁楼,是一座重檐式仿鼓楼建筑,古建特征非常明显。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老师们才搬出这里。失去了香火和人气,化身成仓库的“庙楼”,越发地破败不堪,楼顶荒草萋萋、落瓦不断,直接威胁到师生们的安全。

  葛慧老人的外孙女黄蕾当时正在这里上学,作为班长的她每天课间有个任务:阻止同学靠近隐患重重的“庙楼”。葛慧老人知道后,专门去学校实地查看,回来后便给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信,建议对万阁楼进行维修。

  2003年,专业的维修队进驻学校,对万阁楼进行维修。如今,作为雷神庙最后遗迹的万阁楼已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青砖黛瓦的万阁楼巍然岿立在校园操场一侧,古意盎然,见证了这所小学的历史渊源,更化作小学生童年记忆里的一道风景。姚校长告诉记者,去年有一对美籍华人夫妇专程回西安寻访母校——雷神庙小学,当他们一眼看到“庙楼”的时候,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这也许就是保留历史遗迹的价值,它的存在,记录着一个地方、一个城市的过去,带人们回到那些过往的岁月。”姚校长说,学校正在着手就八一街小学的历史做校本开发,希望借此引导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遗迹开始,了解历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西安销毁一批山寨兵马俑 回应网友关切
  • 西安西周镐京遗址首次发现制铜工具
  • 西安一苗圃里发现盗墓洞 位于普贤寺旧址附近
  • 陕西镇安现清代古寨 寨墙形制似西安城墙
  • 被遗忘的西安天坛
  • 西安现天价黄花梨树王:价值1.8亿树龄超600年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