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灰山遗址保存完好,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麦源起据民乐东灰山、西灰山文化遗址的考古资料表明:东、西灰山所处的年代,应从新石器时代末期开始,属早于青铜器的砷铜时期,具体年代为公元前近5000年。东灰山人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采集和畜牧,农业生产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小麦、大麦、黑麦、高梁、粟(谷子)和稷等五种农作物遗存,在同一遗址中发现,在全国还是第一次,世界上也属罕见,意义十分重大。
小麦的种植到商周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甲骨文已有麦、来等字,并有“来麦”、“受麦”等卜辞,可见当时中原地区对麦的种植是很重视的。《诗经》中麦字出现九次,仅次于黍、稷。《战国策·东周策》:“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汉书·食货志》中董仲舒认为“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种种资料表明,到了西汉时期,小麦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重要粮食。
据有关专家考证,甘肃民乐东灰山遗址出土的小麦,是目前中国境内最早的炭化小麦标本。其年代范围大致在距今4500年到5000年。根据东灰山的炭化作物籽粒,专家们认为,种植农业在东灰山先民经济类型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粮食作物是其主要的食物来源。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对东灰山遗址的孢粉和炭化小麦分析研究后认为:东灰山出土的小麦属于普通小麦,其产地就在东灰山遗址附近。据此专家认为,东灰山遗址的重要性“不仅是一处基本保存完好的青铜时代早期氏族公共墓地,而且在这里发现了一批远古时期的粮食作物,这是目前已知同时期的古遗址中罕见的。”
四坝文化四坝滩遗址发现较早,但单独提出把它命名为“四坝文化”,却是到了20世纪五十年代才确定下来的。它是因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的山丹县四坝滩首先发现而得名。四坝滩遗址的发现可追溯到1948年,当年山丹培黎学校在四坝滩农场修筑水渠时无意发现,施工者见有史前文化遗迹和墓葬,采集了一批陶器和石器等遗物。1956年,甘肃省博物馆在酒泉下河清发现四坝文化遗址;1958年民乐县在文物普查中,发现该县西北部的东灰山和西灰山四坝文化遗址;另在山丹县山羊堡滩也发现了四坝文化遗址;1987年发掘东灰山遗址,发现四坝文化墓249座,出土陶、石、骨、铜器等遗物共975件。
张掖市文化局有关研究者认为,民乐东、西灰山等四坝文化遗址的调查与发掘,说明我们的先民由游牧生活逐渐变为定居,由单体或小的部落而向大的部落发展,由分散趋向集中。在东灰山遗址一次性的发现五种农作物炭化粮粒,在我国尚属首次,而且也是一个奇迹,证明中国是普通小麦栽培、大麦和高粱的原产地和重要起源中心之一,同时也说明东灰山人利用简单的原始石器生产工具,生产栽培了多品种的农作物而且饲养牛、猪、羊等牲畜,走上农牧并举发展生产的道路,这对促进河西乃至西北地区农业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石祖的发现说明东灰山人对祖先的崇拜与信仰,部落以父系氏族为主体,体现了男性在政治、生产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