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通渭剪纸:传承千年的民间艺术(2)

时间:2011-12-28 01:18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瞿学忠 点击: 载入中...

  通渭是农耕文化地区,当地人大都以耕读传家,至今很多人家的门匾上仍有“耕读弟”3个大字,这里民风淳厚、高古;每到年节时分,家家户户先打扫卫生,然后在门框、窗格、窗扇贴上春联、遮面、门神,在棋窗贴上五彩缤纷的窗花,在房屋的檐头上贴大小相间的春叶,在主房两侧挂上圆灯或方灯,转眼间往日的单调、寂静,顿时焕然一新,在爆竹的共鸣声中,呈现出“春缨换尽千家旧,彩灯照映万家新”的景观,春意盎然,气氛舒心至致,烘托出热闹非凡的“千门共贴宜春图,万户共庆新佳节”的喜庆气氛。

  内容迥异

  贴春叶、遮面、窗花的习俗从远古开始盛行世代相传,一直保持到今天。这与通渭人崇尚精神生活不无关系。春叶大致源于唐代的春胜或幡胜,宣纸刻镂后再经渗色点染而成。图案多为轱辘钱、串纹钱,中心结合“福”、“寿”、“春”等字样。颜色主要有红、黄、绿三种,鲜艳夸张,层次分明。春节期间,春叶被贴在椽头、门楣等高处,渲染节日气氛。

  遮面相传是古时候人们在敬神祀祖时,怕有人“冲撞”神灵或祖先而挂的布块或纸块,意在避邪。后来人们为期盼来年吉祥、健康、丰收,便在门、窗楣正中贴上遮面。遮面的制作与春叶相同,构图讲究曲直、虚实、主次与大小变化之美。

  遮面的图案有两大类:一类是菱形适合纹样,另一类是直立式适合纹样。每一类又有若干不同格式,但中心纹样多用大块面、团状构图,内容多为牡丹、荷花及“福”字、“春”字等。

  板沿纸是以前人们贴在厨房内灶爷板俗称,即放碗、筷子等餐具的支架边沿的纸,有防尘、防蝇及美化环境的作用。其图案都是熏制的后来也有印制的,具体做法是:先按一定的尺度剪出样纸,再在一平整的湿木板上敷上白纸,白纸上敷上样纸,然后倒过来用油烟熏黑,剥掉样纸即成。板沿纸的图案多以五谷丰登、幸福美满为内容,构图简单明了,粗放朴拙。

(责任编辑:鑫报)
>相关新闻
  • “可爱的中国”之苗族:小小竹编编织脱贫致富梦
  • “可爱的中国”之柯尔克孜族:这里的人们和猎鹰有个约定
  • 瞰中国|低调的宁夏 美了四季
  • 好森沟:红褐色的怪峰
  • 阿尔山天池:让心静谧的地方
  •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西偏南的赛宗寺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