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民居——明清古建筑的缩影

时间:2011-12-27 23:28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瞿学忠 点击: 载入中...

廊檐

廊檐 木雕

石碾子

石碾子

明清时期的旧居,古色古香的庭院

  胡氏民居,就这样静立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很难想象,在天水的闹市之中,居然有这样一个游离于现代文明背后的世界。

  天水胡氏古民居(俗称南北宅子),属明代民居古建筑,位于天水市秦州区民主西路,西边毗邻文庙。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天水市现存的明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现存的明代品官府第,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在全国范围内其规模也是不多见的古民居。甘肃省文物局(1998)14号文件对天水古民居的评价是:“天水古民居是保存至今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天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水民居

  “世界古遗迹基金会”是美国一个非赢利的组织,该组织旨在唤起人们对全世界范围内的濒危人文遗迹的关注。2003年10月,天水民居——这个西北小城以往并未被人如此关注过的人文遗迹,破天荒地出现在该组织一份叫做“100个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天水现有古街巷41条,古民居3000多间,大小木楼57座,如果再加上街子古镇和关子古镇等处的古巷民居,则远不止这个数。在这些古巷民居中,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处(胡氏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哈锐故居、张庆麟故居、石作瑞故居和连腾霄故居),县级2处(冯国瑞故居和杨名显故居)。从年代上说,这些古民居大多建于元明清三代,比我国著名的平遥民居还要早数百年,像位于飞将巷的李广故居,虽系明末翻修建筑,但还保留着汉代门庭高阔的特点。

  据天水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天水民居继承了秦汉唐宋建筑的优良传统,所以显得朴素典雅,古风犹存。其土墙古槐、木楼竹影又说明,天水民居既有北方民居的厚重和严谨,也有南方民居的轻巧和灵动,这在西北乃至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

  天水胡氏民居主体始建于明代,包括南宅子和北宅子两处宅院,是一组典型的明清民居古建筑群,较完整地保存了从明到清民居古建筑的格局和风貌,是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明清古建民居的重要实例,具有较高的游览和观赏价值。

  父子名臣

  梁恩诚先生说,“中国古民居欲求三四百年以上之住宅,殆无存者。”但因为西北地区的干燥气候,使得天水这些砖木结构的古民居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所以愈发显得珍贵。

  胡氏民居由南宅子和北宅子两处隔街相望的古建筑群组成。南宅子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北宅子建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著名文物、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称它“是甘肃省唯一的也是全国罕见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建筑宅院群”。两处古宅的建筑布局、结构形制、屋顶脊饰、砖木雕刻等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南宅子的创建人胡来缙和北宅子的创建人胡忻,父子二人都是明代的名臣,邑人誉为“父子乡贤”。

  胡氏民居虽为四合院,却不同于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无论正房或厢房均为马鞍架结构,而胡氏民居除正房与倒座为马鞍架结构外,厢房则采用俗称一坡水的天水民居构建方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前后两进四合院的正屋自明万历朝建成之后,未进行过大的翻修,至今依然保持着400年前的原貌,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极为罕见的。

  由胡氏后代胡伯虎倡导编著的《天水胡氏民居》一书记载:最初定居天水的胡氏家族祖先胡国用,便是在元末随明太祖朱元璋从安徽凤阳起兵,出战甘肃定西失利,后随镇守陕西督都指挥使胡德济平定陇右,定居当时属陕西管辖的天水马跑泉。

  南宅子

(责任编辑:鑫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