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灯舞 资料图
老街新景 资料图
2010年9月17日,上海世博园。
热情的观众好奇地围拢在头顶湟源排灯的姑娘们身旁,对这个来自雪域高原腹地的原生态艺术赞不绝口。青海省湟源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世博会青海活动周期间,湟源县选派演员赴上海表演了排灯实景舞,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展现了湟源排灯的魅力。
这是湟源排灯最为绚丽的一次全景式展现。
其实,早在2006年,有着“青海民族民间文化之灵和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之称的湟源排灯,就已经被正式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项目。
青海湟源县地处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的接合部,是通向世界第三级青藏高原的平台和青藏旅游线上的“第一站”,也是唐蕃古道和丝绸南路上的要塞,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为湟源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有王母石室、汉唐古堡、明清寺庙、排灯艺术、日月名山等众多文化遗产,融合了商业、军事、宗教、民俗等多元文化。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宗福赋诗赞曰:湟源县地处日月山下,湟水上游,界农牧分野,号海藏咽喉。先秦羌人游牧,王母遗迹犹在。西汉曾置临羌县,已逾两千余年。之后为丝绸之路名驿,唐蕃古道要隘。亭燧列望,驿传驰骑。哥舒石堡城,盟碑赤岭头。更有公主凤辇西去,传日月佳话;高僧弘法东来,成东科名寺。钦差藩属,盟祭青海;汉藏蒙回,易货丹城。茶马互市,物资集散;文化交融,人文蔚然。因之厅设丹噶尔,素称小北京。定鼎六十春秋,旧貌换新颜;开放三十华年,龙腾而鹏翔。新城崛起,层楼遍布;文化复兴,物阜小康……
数千年来,湟源是一个多民族集居融合,繁衍生息的地方,各种文化在这里交会碰撞。湟源排灯就是这种多民族融合的产物,作为浓缩多元文化的艺术精品,它有机地汇集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品,艺术地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这里,商贾文化依然留下浓重的影子。
据《湟源县志》记载:湟源排灯大约起源于清代中后期。历经200多年沧桑岁月的古老排灯,眼下已经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奇葩和湟源县当地各民族共同喜爱的一项民俗文化艺术,具有“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珍品”之称,湟源县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排灯艺术之乡”。
关于排灯艺术的起源,据湟源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最早的时候,来此经营的各地商家为了在夜间招徕顾客,纷纷制作广告招牌,内燃蜡烛,挂在商号门前,十分醒目。此后,这种名号招牌制作越来越精致华美,成为有底座、图案、形式迥异的牌灯,如山西秦天锡商号首先在自己商铺悬挂“门灯”,陕西长安的张永福挂出“转灯”,格外醒目。
随着商业贸易的日益发达,商家数量的不断增多,各大商号相互攀比,这种广告招牌越来越多,越做越大,后来不得不把“牌灯”排起来摆放,逐渐的单个“牌灯”演变成数量众多的“排灯”。再后来也就有了作为艺术品专门用于灯展的排灯。
据《湟源县志》记载:湟源排灯鼎盛时期是在民国初年。那时,每当元宵之夜,彩布篷街,每隔十米就有一架排灯,排灯齐亮,如同白昼。那时排灯从古城西门即拱海门到东门即迎春门,一条排灯组成的长龙延伸到万安街、张家尕铺;另一条直下丰盛街,至火祖阁。这里是湟源商业繁荣地区,也是排灯集中区,悬挂的排灯有一百多架。排灯,这种独特的艺术,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太平盛世的称颂,体现了普天同庆,万民同乐,同时也展现了“茶马互市”、“环海商都”、“小北京”的文化辉煌,是青藏高原独具特色的艺术珍品。
据湟源县文化局工作人员介绍,湟源排灯从外形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悬挂式,一种是落地式,分梅花形、长方形、天桥形、马鞍形、吕字形、扇子形、影壁形、立柜形、椭圆形等十多种,并将传统的花草人物风格的图案雕刻在木制框架上。
据了解,湟源排灯的框架要用上好木料制成,框边雕刻极为精细考究。古时的排灯有长方形,大都是长2尺、宽1.5尺方格的纱窗组成,大都五格两面,共十格,长约丈余,画面绚丽多彩,栩栩如生。湟源排灯的制作工序先是先制作框架,将传统的花草人物等图案雕刻在木制框架上,这一工序由鲁班式的能工巧匠承担,因为它是排灯的骨架。框架制成后,上面蒙纱,并根据不同架形,绘制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风土人情、名人轶事、神话故事等画面。最后就是内置蜡烛,进行艺术的排列和组装,使单个的排灯具有整体的艺术效果和主体思想。
和很多民俗活动一样,湟源排灯也曾遭遇过低谷。湟源县文化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1958年当地排灯框架大多被毁,图案也基本散失。到了1992年,当地文化部门组织艺人重新制作了70副排灯,赶在1993年正月十五展挂。直到1997年,湟源县才重新形成了排灯一条街的景观。
现在,湟源县的排灯一条街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点,每年都有许多人慕名参观考察。
而每年的元宵之夜,则真正成为湟源的排灯之夜了。群众从四面八堡涌入古城,古城处处空巷。数百上千盏湟源排灯同时展出,使得古老的丹噶尔古城流光异彩。
灯如海洋,人为潮流。在悠悠笙乐中,万头攒动,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景线。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湟源排灯作为浓缩多元文化的艺术精品,有机地汇集了木工、雕刻、绘画、装饰、堆绣、剪纸、皮影、书法、音乐等各种艺术,包含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品,艺术地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清平盛世的赞颂。
湟源排灯现已成为湟源县地方民族民间特色文化的一大亮点。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发展排灯艺术,自2004年以来,湟源县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购置设备、搜集资料、完善档案,并组织专家、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采用声、光、电等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革新。在形式上把原先的悬挂式改为落地式,并增加了立柜式、屏风式、中堂式、影壁式和扇形、椭圆形、梅花形等;艺术门类上除绘画外又增加了堆绣、刺绣、皮影、剪纸等,使湟源传统排灯更具观赏性、研究性和收藏性。同时,湟源县还培养出了一大批排灯传承人和新一代民间艺人,整编有文字、图案和影像的资料宣传本,组织专家、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对传统排灯进行挖掘保护和艺术革新。树立品牌意识,申报国家专利和注册商标,使湟源排灯走上了市场化的经营之路,并成功入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为进一步扩展排灯景观的影响,湟源县精心编排了“非遗风彩·排灯印象”实景舞,分《沧桑岁月》、《古城情怀》、《盛世称颂》三场,并统一设计制作排灯道具,演员们身着富有湟源文化元素的服装,把排灯绑在身上、顶在头上、提在手里,融入了更多内容、更多形式的元素,以及现代人的审美理念和观赏情趣。这支由500多人组成的庞大表演阵容,在古城街道进行巡演或造型表演。随着演员们多姿的舞步,一组组由排灯组成的文化元素,展现出的是一幅由静到动的流动画面。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