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
吸尽黄河水倒流。
这首《咂酒诗》可谓是对吸饮罐罐酒颇为有趣形象的描绘。
罐罐酒,是盛行于庆阳民间的一种低浓度黄酒。饮用时,将发酵后的酒醅舀入煨罐(瓦罐或瓷罐),加水煮沸,以竹或芋子筒作为吸管,一端蒙以棉纱布或箩底纱网(用于隔酒糟),插入罐中吸饮,俗称咂酒罐子。罐罐酒在庆阳的环县、庆城县的马岭镇、宁县、镇原的南三镇和北四镇等地特别盛行。
庆阳是我国农耕文化和周先祖发祥地之一,农作物的种植可远溯到五六千年以前。庆阳地域内粟、麦、桑、麻等作物广为种植,最主要的农作物就是粟(谷子),是酿造酒的主要原料。《诗经》中的《七月》《彤弓》《鹿鸣》等篇,都记载了豳地民间六月开始收获,十月以粟酿春酒,以供祭祀之用。并写了以春酒宴宾、周鼓助兴的盛况。其所醇之酒,即今日之稠酒,或曰芦酒。芦酒者罐罐酒也。
庆阳黄酒文化源远流长,庆阳人酿制和饮用黄酒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罐罐酒已在庆阳农村盛行。唐代安史之乱,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太子李亨拥兵西进途经彭原(今庆阳董志塬一带),因大雨滂沱,道路泥泞,士兵饥疲,停歇于农舍。当地官吏送来农家自制罐罐酒,李亨觉得瓦罐酒粗陋可笑,但饥不择食,插芦管大饮,顿觉此酒香甜无比,啧啧称赞道:“彭原有酒皆罐罐,提神醒脑舒坦坦,有朝一日归长安,大宴三日喝罐罐。”后来安史之乱平息,李亨回长安后下令将彭原民间酿酒艺人召到京都,大量酿造罐罐酒。今陕西一些地区盛行的太宗稠酒就是当年彭原的罐罐酒。
庆阳罐罐酒以本地特产酒谷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不加任何添加剂,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饮品,深受庆阳人的青睐。逢年过节,庆阳人全家围火盆而坐,热上两罐黄酒,边聊边喝,慢慢品味。三气酒下肚,话匣也打开了,老人们谈古论今,侃得滔滔不绝,孩子们面如桃花,听得津津有味。虽说喝酒过量会伤人,但庆阳的罐罐酒因用本地特产酒谷、土生土长的传统工艺酿造而成,酒香四溢,但浓度低,所以畅饮而不醉。这里的人都以它为载体,化解恩怨,消除误会,使邻里亲戚和睦相处。
罐罐酒真正是老百姓的酒。农民们每天下地干活回来,都要喝上一罐,酒一下肚,困意全消,舒坦逍遥,赛过活神仙。外地工作、打工的庆阳人,每次回老家一定要带一些故乡的罐罐酒,在异地他乡品味家乡特有的亲情、乡情。
罐罐酒还是庆阳人的待客酒。每到冬天,家家户户都装好酒罐,如有客人来访,家人便捧出热气腾腾的罐罐酒招待贵宾,滚烫的酒,咂一口驱寒,咂两口暖心,三口酒下肚,浑身舒坦。
庆阳农村年轻人定亲的时候,也要吃罐罐酒,据说是为了消晦辟邪。吃了罐罐酒才算定亲。装罐罐酒有专门的罐子——老鹰罐,一般是5斤或7斤一罐。
随着城市人追求淳朴民俗民风,体验恬静田园生活的升温,庆阳罐罐酒已作为一种地方黄酒特产,一种独特的“土”文化和饮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今,庆阳罐罐酒已走向市场,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佳酿之一。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