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以哭作秀,增加政治资本

时间:2015-07-28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刘邦

 

  刘邦不但能通过精湛的表演将自己人带入戏中,还能通过表演影响敌军阵营。


  刘邦最强的一点就在于他演技出众--能装,比如鸿门宴尿遁;会演硬汉,比如荥阳受得一箭;会演逆转--最能体现这一技能的地方就在于,他擅于以哭作秀。


  刘邦以哭作秀早有渊源。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率领大军走出蜀地,出了函谷关到达新城(今洛阳偃师)后,便开始了自己的"哭戏"--为被项羽杀死的义帝举行葬礼,并在3天时间里,为楚义帝大哭了三场,直哭得鼻涕与眼泪横飞,落花流水一般。


  为何刘邦要在3天内为义帝大哭三场?要知道,楚义帝熊心对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照。但是,我们只要看一眼刘邦哭祭义帝以后的一连串行动,就能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了:


  第一,向天下诸侯发放文书,宣告项羽诛杀义帝是大逆不道;


  第二,号召天下诸侯,跟随他一起讨伐逆臣项羽。


  从此以后,刘邦处处打着为义帝报仇的旗号,作为自己东伐项羽的原因。他这一次的哭,是想要为自己树立一面正义的旗帜--从这一步棋就可以看出,刘邦虽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但他绝对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家--军事永远是政治的延续,而成功的政治必然需要一面正义的旗帜,用来为自己在未来的战争中抢得一个道德上的制高点,并利用这个制高点打赢一场战争。刘邦的眼泪,恰恰就是为了这一目的,为自己消灭项羽捞取政治资本。


  不过,这并不是刘邦演技最精彩的一幕。在刘邦的人生中,演技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一幕,莫过于在鲁城哭项羽。


  刘邦为何哭死对头项羽?哭项羽又为何单在鲁城?他这场哭戏究竟为哪般?


  想要了解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必须首先知道鲁城与项羽的关系。


  楚义帝在分封时,加封项羽为"鲁公",鲁地一带便成了项羽在东部的根据地。鲁地人民对项羽素有敬爱之情,且鲁地人性格多豪爽,自然与这位楚霸王形成性格上的契合,再加上鲁地素有恪守礼义、为君主守节不惜一死的风俗习惯--项羽自杀之后,西楚诸地皆向刘邦投降,但鲁地却坚持对战,始终不降。刘邦闻讯大怒,他想率大军屠灭鲁地,以儆效尤--屠城的事儿他又不是没干过,再多一件也无妨。但后来,他却改变了态度,转而将项羽的人头送给鲁地人民,并将之风光大葬。


  这并不是刘邦良心发现。要知道,项羽溃败以后,刘邦从来都是一路追杀、绝不留情的,而他放弃屠城的初衷,也恰恰是因为他是一名真正的政治家。灭楚以后,刘邦清醒地意识到,这天下已是自己的,此时他需要做的,是树立自己的政治形象--是残暴无情,还是重情重义?显然,后者在舆论中更能获得支持。


  项羽死了之后,鲁城的老百姓是最怀念项羽的,所以聚众造反,被刘邦给镇压了。但这个时候,怎么处理和鲁城百姓之间的关系,就成了重要问题--你降得住人,降不住心,这江山终究坐不稳。而且,不仅仅是鲁城一个地方,其他地方也有对刘邦不服者。可以说,鲁城只是楚地的一个缩影,楚地还有不少项羽的崇拜者都看着呢。


  更何况,天下一旦是自己的,就必须要重提"忠诚"二字,而如何让天下人对自己忠诚?眼下,就是赞赏忠诚、提倡忠诚的最佳时机--他赞赏鲁城百姓,并暗示忠诚必须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鲁地不降?不降正是忠于鲁公的表现!这是好现象,更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好风气。只不过,怎样才能让这种忠诚的对象转为自己?接下来,刘邦的演技再一次迸发了。


  刘邦跑到项羽的坟前,连哭带号、格外起劲儿:"项羽啊,我的好兄弟,你怎么能舍我而去!你这英雄一世,怎么就看不过这个坎儿?"哭得这叫一个惨!那眼泪,那声音,不叫人听见就不算完。老百姓们自然远远地围一圈儿看着,再想想鲁公在世时的音容笑貌,自然也就都入了戏,连带着号啕一场。


  你可别小看了这出戏,里面运用了不少演戏的技巧。


  首先是心理暗示。情景剧里的笑声、掌声、刘邦的哭声,都是暗示的手法,为的是让观众的情绪在无意识中和戏里的情绪统一起来。这一暗示我们每个人必然都体会过--看电视上的人笑,自己不知道哪儿好笑,有时候也跟着傻笑;看电视里的人伤心掉眼泪,自己也跟着眼泪汪汪的。刘邦的哭戏演得再出色不过了。他的哭泣带得周围的老百姓都跟着掉眼泪,怀念项王的情绪一下子与刘邦的有情有义联系在了一起。


  这种手法在艺术上叫"代入感".简单地说,代入感就是和戏里的角色感同身受,就好像自己就是剧里的那个人,把观众带到剧里面。角色吃好东西时,让观众跟着流口水;角色打架的时候,让观众就像自己挨打一样疼--这是入戏的重要前提。


  刘邦此时就代表了鲁城百姓--他做了鲁城百姓想做却做不了、不敢做的事。此时,他的哭泣让老百姓们产生了巨大的代入感。在代入感的作用下,百姓与他产生了共鸣,并认为刘邦与自己是有共通点的,而这种共通点恰恰就是刘邦引发民众支持、代替项王成为领导者的重要前提。


  通过这一次演技大爆发,百姓和刘邦在一定程度上从敌人变成了知己,而百姓忠诚的对象也由死去的项羽转为重情重义的刘邦--毕竟,人民永远需要领袖,而刘邦就是一个好的选择。


  据微信号历史大学堂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刘邦不拘小节 成就帝王伟业
  • 刘邦不拘小节成就帝王伟业
  • 西汉初年找工作 千万别夸口才好
  • 古代“快男”PK 孔子弹得好唱得棒
  • 鸿门宴并非要杀刘邦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