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一沙龙”遗址亟待保护 楼道曾堆杂物

时间:2015-06-11 09:44来源:大西北网-光明日报 作者:颜维琦,曹继军 点击: 载入中...

  上海虹口区东宝兴路125弄和123弄的5幢小楼,看上去和周围的老房子并没有什么两样。1994年,苏智良第一次走进这里。楼道里堆着杂物,抬眼就是横横竖竖的晾衣杆,还有盘根错节的电线。细细寻找,历史的痕迹一点点浮现:刻有“大一”二字的门板、房间里保存完好的富士山木雕、典型的日式庭院的台阶和杯式小花坛、知情人的讲述……这些都表明,这里就是日军在亚洲设立的第一个慰安所,也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日军慰安所--“大一沙龙”.


  20多年过去了,几经调查,“大一沙龙”的历史轮廓已经基本清晰,从战时记录到战后调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遗憾的是,作为国际学界公认的世界上第一个日军慰安所,“大一沙龙”遗址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大一沙龙’的警示意义,不亚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它见证了暴行,承载着伤痛的记忆,不保护好这块耻辱碑,愧对受害者,也愧对未来。”苏智良说。

 

寻找“大一沙龙”的记忆


  1992年,苏智良还在东京大学从事研究,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位日本教授向他提起,世界上第一个日军慰安所就在上海。彼时,在上海土生土长且研究上海城市史的苏智良对此并不知晓,这令他坐立不安。第二年回国,苏智良就着手寻访调查。


  从东宝兴路附近居住的老人口中辗转打听,1994年,苏智良找到了时年81岁的陆明昌老人。家住东宝兴路108号的陆明昌自1932年初到抗战结束一直在“大一沙龙”工作。烧饭、收拾酒吧、搬运啤酒等,几乎所有的杂活都由他承担。陆明昌提供了关于“大一沙龙”的大量历史信息。


  也是在1994年,苏智良找到了家住附近的71岁的林铃娣老人,她家中原是做木桶的桶匠,“大一沙龙”里的大小木桶都是找她家做的。时隔七年,苏智良又在调查中找到了曾在林铃娣家学徒的张银富老人。家住东宝兴路101弄6号的陈阿金老人,2001年接受访问时82岁,年轻时是木工,曾与师傅一道进入“大一沙龙”做活。还有日本老兵知情者。找寻到更多的幸存者和目击证人很难,但就是从这些见证人的回忆中,一个历史事实已经清晰地构筑起来:“大一沙龙”与众多的慰安所一样,“慰安妇”是失去人身自由的战争受害者。多方查找到的战时日文书刊中“大一沙龙”慰安所广告,日本出版的标有“大一”字样的《上海市街图》,也是第一张明确有慰安所标记的地图……这些线索更加佐证了这座建筑的过往。


  苏智良告诉记者,“大一沙龙”最早叫“大一”,是上海日侨开设的日本式的风俗营业店,除了向客人提供餐饮外,也提供女子供客人玩乐。1932年1月,日本海军在上海虹口指定了包括“大一沙龙”在内的4家风俗店作为海军慰安所。这是目前资料中所见最早的日军慰安所记录,“大一沙龙”由此得到扩张。


  随着淞沪战役的爆发,日本不断增兵上海。到1932年底,在上海开业的日本海军慰安所有17家,共有艺妓275人、“慰安妇”163人。据一些知情人回忆,在战争中后期,“大一沙龙”中不仅有日本、朝鲜女人,也有不少中国女人,均遭受日军的性奴役。“慰安妇”每周须经日本军医的身体检查,确认是否患有性病。买票进入慰安所的日军官兵被强制使用安全套,一时间安全套竟成为“战略物资”运至中国。

 

珍视一座城市的伤痕


  “大一沙龙”只是罪恶发端的见证。2005年,苏智良和几位研究者共同完成的《上海日军慰安所实录》出版,书中收录149处慰安所。根据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的调查,这一数字已更新为166处,这还只是有史料或证人证明的,还不是日军上海慰安所的全部。


  可以说,上海是日军“慰安妇”制度最完善、慰安所数量最多的城市。日军直营的,日侨、朝鲜侨民经营以及汉奸经营的各种慰安所充斥于上海各处,其规模和残暴性远超想象。


  1918年,出兵西伯利亚(因性病流行导致近一半兵力减员)的失败教训,促使日军开始酝酿为军队提供军事性服务的“慰安妇”制度。淞沪战役爆发后,日军大规模集结上海,为防止因大规模的强奸事件导致的军纪败坏和性病泛滥,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冈村宁次决定仿照在沪日本海军的做法,从日本关西征调了第一个陆军“慰安妇团”.


  1938年1月13日,由上海派遣军东兵站司令部管理的“杨家宅陆军慰安所”开业了。这是中日战争中日军设立的第一个军事管理的正式的慰安所。


  苏智良说,日本实施的“慰安妇”制度是其法西斯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军的军事性奴隶制度与德国屠杀犹太人进行种族灭绝一样,是二战时期最为典型的法西斯、反人类的战争罪行。中国是日本推行军队性奴隶制度的主要受害国,中国的“慰安妇”受害者总数达20万人。我国已相继建立了云南龙陵董家沟慰安所遗址陈列馆和黑龙江孙吴日本关东军军人会馆陈列馆,南京今年也将建成利济巷慰安所博物馆,上海如能将世界上最早的日军慰安所“大一沙龙”遗址建成纪念馆,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和历史意义。


  上海市政协委员俞亮鑫一直关注“大一沙龙”的命运。他告诉记者,近年来,这一遗址已引起国际人士关注,美国、日本、朝鲜、以色列、加拿大等多国外交官、历史学家都闻讯前往参观,并纷纷建议将这里建成历史纪念馆。“大一沙龙”慰安所遗址完全有资格成为世界级的历史警示性文化遗产,一旦建成纪念馆,还可集中展示全上海和全国的与“慰安妇”有关的历史文物和大量资料、图片文字,以警示后人勿忘历史。


  记者日前从“大一沙龙”遗址所在的虹口区得到明确答复:“大一沙龙”肯定不会拆。下一步怎么做,相关部门正在着手研究。苏智良建议,如近期建成纪念馆有一定困难,可考虑先在遗址立碑,将这段历史详细记录在上面。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亿年古生物化石“花落”上海自然博物馆
  • 上海交大展出120余年校史中“学霸”试卷、笔记等档案
  • 上海宝山寺移地重建引关注 活化千年技艺
  • 已知年代最早金缕玉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 上海将建亚洲最大战犯审判文献资料中心
  • 7根石柱引热议 上海或首次发现古代私家船坊遗址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