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你不知道的人文密码

时间:2015-05-25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瓦当

 

  瓦当又称“瓦头”是建筑用的一种陶制品。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瓦当是瓦的头端既便于屋顶流水起着保护檐头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其样式主要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瓦作为中国古代建筑材料是中国建筑史划时代的进步。瓦的实物最早见于西周早期遗址。质地一般为泥质灰陶个别有砖、石雕刻而成也有铸铁、铜、抹金、琉璃瓦当。我国瓦当艺术的历史悠久有不少实物流传下来也有大量的文献记载是今人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信息载体。我国瓦当产地颇广主要分布在古代都城、大型宫殿和陵寝里。陕西、河南、内蒙古等地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瓦当产地。从考古资料看,汉代瓦当出土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质量最高,是我国古代瓦当艺术中的独一无二的珍品。

 

先秦瓦当


  根据考古资料目前发现最早的瓦当当属西周时期有素面瓦当和饰有重环纹的图案瓦当两种形制均为半圆形已具备了一定的形式美。其中重环纹半瓦当的图案是沿袭了青铜器上的文饰再如饕餮纹、夔纹、双龙纹等本是秦代之前青铜器面上最常见的文饰图案这种风格一直被沿用到战国及秦。河南洛阳地区东周时期的瓦当也是兽面纹亦受到商周青铜器的影响 .


  早期瓦当为素面或饰绳纹至战国时期各国瓦当图案各具特色。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变革的时代生产工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诸侯国的宫室建筑已较多地使用了瓦材瓦当的造型与瓦当题材出现了 质的飞跃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较为著名的是齐故城遗址出土的瓦当。

 

齐故城瓦当


  齐故城瓦当。多出土于山东临淄。春秋战国时期临淄一直作为齐国 的都城历代君王都兴修建筑。据《晏子春秋》载:齐景公时“侈为宫室广为台榭”其宫殿“皆雕文刻镂之观……文绣披台榭”说明其建筑的豪华。齐故城瓦当以半圆形为主。


  其表现题材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树木、动物、飞禽、人物等富有生活气息。还有几何图案纹饰主要是各种直线、曲线及乳丁的变化组合。构图形式基本采取中轴对称,一般以树木或变形树木为中轴两侧配置双兽、双骑、双鸟、卷云、乳丁等在对称中也有变化。双兽的姿态多种多样有的相对有的朝着同一方向。双马纹通过缰绳将马栓在树上缰绳线条也构成优美的图案。树木多为向上放射成弧形较为抽象线条流畅装饰性强。齐故城瓦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半圆形瓦当中的独特体系。先秦时代的瓦当一般边缘很细且不甚规整当面以单个动物为主也有少量双鹿、双兽同饰一图的瓦当。先秦时代的动物瓦当大多是描述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形象朴实大都采用块面浮雕的艺术手法形成一种雄浑、凝重的时代风格。

 

秦汉瓦当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于咸阳集各国工匠广修宫殿建筑风格融会各地特色在瓦当艺术中成就了清新写实的风格,这时期的图案瓦当多饰水涡纹。瓦当题材多取书、叶、马、鱼、蜻蜓、朱雀等图案反映了早期秦人从狩猎生活向农业生活的转变。秦汉时期瓦当达到了鼎盛时期。瓦当一般为泥质烧制温度较高质地坚硬呈青灰色。云纹瓦当是秦汉图案瓦当的主题。云纹是从战国以来的葵纹演化而来的。其文饰及寓意带有浓厚的写实之意祥云缭绕于建筑之上,似瑶台琼阁含有吉祥之意。到汉代时,出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汉代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新出现了装饰有篆体文字的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


  秦汉瓦当纹饰在表现和雕塑手法上亦具有明显的时代色彩。以画象图案瓦当为例战国时多为独行侧身、单耳卷尾的图形平面凹凸的雕塑手法块面感觉比较单纯表现出先秦时代朴实、浑拙的风格。秦及汉初瓦当上的动物图形组合对称富于装饰性。以阴文线雕点线变化巧妙有着明快写实的气韵。王莽及东汉时期白虎宽厚的斑纹、朱雀细褥的羽毛都以半圆浮雕手法刻画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表现的题材也更为广泛如蟾蜍、玉兔、螳螂等等显得丰富多采。


  汉代瓦当以动物装饰最为优秀除了造型完美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以外兔、鹿、牛、马也是品种繁多。汉代的瓦当纹饰更为精进。王莽时期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形神兼备力度超凡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四神


  四神在古代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为四方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具有辟邪禳灾、祈福承喜、康乐安宁之神力。各个版别的四神瓦当,其构图均雍容堂皇,制作精工细致,艺术水准极高。时至今天仍被人们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图案装饰设计中;堪称瓦当家族中的天皇巨星。其高古神韵使人强烈感受到富有深厚底蕴的古代文化艺术的冲击和魅力!汉武帝时期的“大飞鸿、玉兔蟾蜍、益延寿”瓦当,更是王冠上的明珠,极为珍贵!

 

大飞鸿、玉兔蟾蜍、益延寿瓦当


  大飞鸿、玉兔蟾蜍、益延寿瓦当。还有各种动物、植物等纹样如龟纹、蚊纹、豹纹、鹤纹、玉兔纹、花叶纹等汉代瓦当中以文字瓦当的数量最大特点是在形制上分区划界中心是乳丁与联珠给铭文安排一个固定模式在此范围内作上下左右的变化。文字数目不定最长可达十多字例如“千秋万岁”“长乐未央”“万寿无疆”永受嘉福“等字体有小篆、鸟虫篆、隶书、真书等布局疏密相间用笔粗犷成为中国陶制品中独具魅力的珍藏。


  汉代艺术的浪漫色彩在瓦当的造型上被很好地贯彻、融汇进去了。它以大幅度的动作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颇具野性动势地塑造出一个个飞扬流动而又古朴可爱的艺术形象 .如四神翼虎、蟾蜍与玉兔纹瓦当完全是粗线条、粗轮廓的大手笔,不做任何细部的直接描绘长短不合的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但这一切却增加了它们力量、气势的美构成汉代艺术古拙质朴的风格简而不俗夸而不饰饰而不诬。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天真狂放的气势那种征服世界的自信的力量可以说更多地呈现出了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精神。


  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出现了文字。瓦当文字数从一字至十二字不等。文字瓦当装饰和美化建筑物是通过当面生动美妙的文字来实现的。文字瓦当直接地表达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人们的愿望。可能也会有人认为文字在瓦当上的出现是受青铜器上 的铭文的影响笔者觉得这种想法也有可能因为青铜器上铭文到秦汉时已经减少内容也是歌功颂德的或者是刻上青铜器主人的名字或是直接写上器名。大有希望自己的名字或事迹永久长存能够被后人看见之意。如一些带有吉语的瓦当,”万岁富贵“”、千秋长安“”汉并天下“”汉兼天下“”、长生吉利“”常生无极“等。这些文字 ,文辞藻丽书法隽美。汉代隶书盛行 ,而瓦当文字大都为缪篆和小篆缪篆多用于汉印文字。因为篆书”随体诘诎盘曲纠绕“线条的可塑性很强,更适合于瓦当特殊的圆形空间。有的文字瓦当将文字与动物纹、云纹等图案组合在一起既填补了文字周围的空间又使得画面充实和谐生动活泼,增强了装饰性。

 

秦汉之后的瓦当


  汉魏六朝以后,是瓦当逐渐走下坡的时期。文字瓦当大为减少,花纹图案也变得单一。


  隋唐五代,莲花纹成为最普遍的瓦当纹饰,一直延续到北宋。从宋代开始,兽面纹瓦当渐渐取代了莲花纹瓦当的主导地位,在两宋及辽、金、西夏广为流行,一直延续到明清。


  纵观宋元明清瓦当,其艺术性较之秦汉已远远衰落了,但这一时期瓦当制作技术则相当成熟,琉璃瓦当在宫殿、寺庙建筑上运用也逐渐普遍起来瓦当拓片艺术”曾经椽头风和雨,拓来一纸问秦汉“我们知道:秦砖汉瓦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它的最大特点是:可以通过拓片来表示和传播,还可以再创作。瓦当多为浮雕,其拓片所体现的金石味是透纸背的力量感和砖瓦的厚重感,从平面到立体,又从立体到平面,这种交替创作,发人深省,砖瓦拓片最终形成了中国古老艺术的一种形式而被世人所接受。


  ”古为今用、拓为吾用“,我们应发掘瓦当拓片深厚的内涵、艺术思想内容,将传统文化整理、发扬光大,迎合当今盛世。秦砖汉瓦由于拓片的功能,能够在传播汉文化的世界汉语热潮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可以同诗、书、画相结合,衍生不同形式、内容的作品,为和谐社会增添精神食粮。瓦当拓片或呈墨黑,或呈朱红,亦别有一番古朴的意境,拓片周围空白的地方还可以用于题跋或写上一些相关的文字。拓片的金石味配以妙趣横生的文字题跋、人物山水、花草鸟虫,更是韵味十足,为难得的艺术佳品。


  同时,瓦当原拓是极其珍贵的。瓦当因埋藏地下,经黄土的千年侵蚀,表面形成的土锈(我们称之为包浆)显露着朴拙浑茫之美,体现历史的光辉,可与青铜器之铜锈以及玉器之血沁相媲美。为了保护这些包浆,瓦当不能轻易挪动。不能随意、大量制作拓片。瓦当为泥质,不比金石玉器质地坚硬细腻不易损、可清洗。瓦当在拓片时,易吸水,导致包浆脱落,一旦失去这层珍贵”外衣“,裸露新茬,便索然无味。尤其是那些孤品或珍品。据凤凰书画网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