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的跳舞史

时间:2014-04-15 08:33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郭敬泓 点击: 载入中...

文革

 

“文革”中强制普及的“忠字舞”


  解放前,广州市民的一项公共娱乐活动就是跳舞(解放后称之为交谊舞),那时广州有不少营业性舞厅,其特点一是购票入场,二是都有乐队现场伴奏舞曲,三是配有职业“舞女”有偿为单身男子伴舞。父亲的一个朋友在永汉路一舞厅(位于现西湖路口对面的新华书店二楼)乐队当乐手,我小时候曾跟父亲去过一次舞厅,印象中觉得那是一项比较高雅的娱乐活动,有些人甚至进舞厅只为听音乐。但解放后,广州的营业性舞厅可能被认为是藏污纳垢之地,“舞女”被等同于淫秽职业而被关闭了。其后交谊舞会不时还会在机关单位内部举办,但毕竟范围较小,取而代之的是曾经时兴的集体舞。


  1952年前后,经过“土改”和“镇反”不久的广州,社会上也呈现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安定祥和气氛。那时提倡中苏友好和学习苏联老大哥,在文化、艺术方面比较突出的是大量放映苏联电影,办苏联的各种展览,唱苏联歌曲,跳苏联集体舞。当时中华唱片厂还专门出版了“苏联集体舞”舞曲唱片(见左图)。对广州市民跳苏联集体舞印象最深的是1952年的国庆节晚上,在广州市岭南文化宫(现文化公园)、中央公园前和青年文化宫等几个广场,同时举办的大型集体舞联欢晚会。那天我们一家吃完晚饭就近到中央公园观看,看到公园前至惠爱路之间一段路上已人头涌动,热闹非凡。人们热情洋溢地围成了几个大圆圈,随着喇叭连续播放的舞曲在跳着苏联集体舞。由于苏联集体舞舞曲简短重复,舞步简单,没有固定的舞伴,所以不论男女老少都可以进去跳,围观者很少。我们兄弟姐妹很快就融入到舞圈之中,后来连父亲都忍不住进来跳了一阵子。记得当时一个叫“找朋友”的舞蹈,是舞圈中间的人拍着手,边跳边自由选择外圈的人做舞伴,跳完一段后,两人就交换位置,原来在外圈的人就换到圈内去另找新的舞伴。还有一种叫“匈牙利三人舞”,舞者里外围成三圈,三人一排手拉着手顺着圆圈的一个方向跳,跳完一段后中间一位向前进一位,更换舞伴后又接着跳。大家沉浸在兴高采烈之中不断手舞足蹈、欢声笑语地跳着跳着,不觉时间就到了午夜12点,舞曲伴奏终止了。正当不少青年男女感到余兴未尽时,不知哪位说了一句“青年文化宫前还可以继续跳”,于是,我跟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向永汉路青年文化宫涌去。可惜刚到那里,舞会也结束了。


  “文革”期间,曾强制性地在机关单位普及过一种集体“忠字舞”,终因政治性太强,非人们所愿,不久就寿终正寝了。随着改革开放,交谊舞在市民娱乐活动中得到不断推广,已成为当今不少市民每日晨练的必修课。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