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谈中争论的场面也很多,需要求同存异
我记得在最后一次会谈快结束的时候,田中向周总理提起了钓鱼岛问题。因为当时在钓鱼岛附近发现了石油,这点周总理是知道的。当时周总理回答:"我们现在首要的是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这次要谈的主题,以后再说吧。"总理的回答非常简单,田中也没有纠缠。
当时谈判有好几轮,焦点是中国台湾问题。因为日本要先跟台湾断交,才能和我们建交。当时我们的一个妥协点是发布的公报中不明讲这一点,在《中日联合声明》发布后,日本外相即宣布废除《日台条约》,以这种方式宣布和台湾断交。
会谈中争论的场面也很多。日本当时有一位条约局长,叫高岛益郎,总是以法律程序、条约为借口来吓唬人,好几次与姬鹏飞外长发生争执。周总理知道后非常生气。那时候有不同的意见都在谈判桌上说。总理和田中谈,起草文件时姬鹏飞和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谈,这里面就不断有磨合和争论,需要求同存异。
周总理很欣赏田中角荣的决断能力和超凡勇气。的确,从田中上台到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仅仅用了84天,这种势如破竹的态势,就连日本国内也有"迅雷不及掩耳"的评价。
事后,周总理经常对我们讲,一个历史人物就是要有勇气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才会名垂青史,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要不是田中,别人当首相就不一定有这个勇气,敢超在美国之前跟中国建交。周总理后来在会见日本客人时也高度评价田中:"田中先生一上任就立即作出决断,恢复中日邦交,这是了不起的,是值得称赞的,他比尼克松更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