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国家病在体制 部分人攫取财富其他人一无所有

时间:2012-08-06 10:25来源:青年参考 作者:沃伦·贝斯 姜琳 点击: 载入中...


为什么世界各国的人均收入差别大得令人吃惊?答案是简单的:“体制,体制,还是体制!”


在全球欠发达国家,总共有12.9亿人挣扎在贫困中,人均生活费每天不到1.25美元。新书《国家为何失败》用详实的材料解释了这种令人揪心的状况的起因。你或许会以为这类著作都很枯燥,但这一本读起来妙趣横生且振奋人心,让读者对未来充满期待。


广受尊敬的达伦·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A·罗宾逊如此为本书开头:“即使经济低迷,美国的人均收入仍是墨西哥的7倍,秘鲁的10倍,撒哈拉以南非洲的20倍至40倍……”为什么差别大得令人吃惊?两位作者给出的答案是简单的:“体制,体制,还是体制!”他们不像别的学者那样,把某些国家的失败归结于地理位置不好、文化落后或者领袖无知。相反,《国家为何失败》重在分析现代国家转型的模式,称制度的转换过程,决定了它是“包容型”还是“萃取型”。包容型的体制能分享权力、生产力、教育和科技的进步,大众都比较幸福;而在萃取型体制中,一部分人攫取了财富和资源,另一部分人一无所有。


要弄明白萃取型体系是什么样的,想想荒淫无度的刚果前总统蒙博托就是了。他在生日时下令为自己建宫殿,确保机场有供其专机使用的跑道。统治集团对如何使刚果发展起来丝毫不感兴趣,他们关心只是如何挖掘出更多财富供挥霍,充其量只是穿西装的吸血鬼。


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认为,当你把腐败的政体、剥削成性的权贵跟脆弱、分散的国家联系起来,就找到了治疗贫困、冲突和缺乏正义的处方。他们写道:“国家的失败,因为它们拥有的是萃取式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而且还会进一步阻碍社会的发展。”


恶性循环可以大量炮制贫困,良性循环则可以换来长期的发展和繁荣。让我们看看同属南部非洲的博茨瓦纳吧。这个国家1966年获得独立,当时只有22名大学毕业生,7公里长的平整公路,四周全是虎视眈眈的白人至上主义政权。可是,今天的博茨瓦纳,“在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人均收入最高”,经济水平与匈牙利接近。


博茨瓦纳如何腾飞?正是通过快速发展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该国政府经定期选举产生,独立以来从没发生过内战,并通过适度集权对部落首领的权力加以限制。“当这个国家发现钻石时,便订立了一项有远见的法律,规定新发现的矿场由国家管理,而不是由矿主独占。在国家独立的重要关头,明智的博茨瓦纳领导人,如第一任总统塞雷茨·卡马,选择了民主而不是独裁,关心公众利益,而不是只注重私人的贪欲。”


卡马的博茨瓦纳建立了能够创造繁荣的体制,蒙博托的刚果和穆巴拉克的埃及却连尝试都懒得去做。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同情开罗解放广场上的示威者,他们被腐败而无能的权贵阻挠,在畸形的社会里无法人尽其才。埃及是失败的,“因为它一直被极少数权贵控制,这些人只为自己谋取利益,以损害广大群众的福祉为代价”。


那么,华盛顿怎样帮助发展中国家?当然不是通过削减对外援助和增设附加条件。两位作者建议美国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要积极帮助那些被排斥的组织和领袖。


《国家为何失败》并不完美,两位作者没能提出清晰的政策建议。他们对中东的分析是有说服力的,但谈到历史问题时,对奥斯曼帝国的评论显得太严厉了。他们认为,奥斯曼帝国“高度专制”,却从未提及它在社会政治方面的多样化和相对的包容性,比起同样笃信宗教的中世纪欧洲国家,当时的它能让企业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是本着冒险的雄心来创作这本书的,他们取得了极大的胜利。相比那些充斥着悲观色彩的同类著作,《国家为何失败》出乎意料地讨人喜欢。从各种意义上讲,这本书都算得上是一本巨著,业内人士也看好它能够产生更广泛的影响。(美国《华盛顿邮报》)


关于作者:


达伦·阿西莫格鲁,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因在经济学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2005年获得克拉克奖章,当时他还不到40岁。


詹姆斯·A·罗宾逊,哈佛大学教授、定量社会科学研究学会成员、维泽赫德国际事务中心成员,对拉美国家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特别有研究。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