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3月9日专电(记者桂娟)河南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孙英民8日说,河南已用考古学的方法,找到了被称为中国“长城之父”的楚长城,第一次确定了楚长城的地理位置和走向,使后世逐渐迷失的楚长城分布线路及区域再次清晰地展现出来。
长期以来,楚长城只存在于文献中。到底有没有楚长城、楚长城在哪里、它是怎样建筑起来的?考古界一直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2008年10月至今,为配合国家文物局长城资源调查项目及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根据河南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了豫南地区楚长城资源的调查任务。
结合文献和前期掌握情况,楚长城主要分布在豫南的平顶山、南阳、驻马店、信阳4个地级市的25个县(区)。依据楚长城的特点及任务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了两个调查队,分段进行调查。
到目前为止,两个调查队徒步行走763公里,通过调查,确定的楚长城墙体30.51公里,被历代破坏而消失的楚长城墙体约25.37公里、山险81.34公里,共计137.22公里。
此外,调查和发掘确定了方城县大关口和泌阳县象河关等楚长城关堡2个,叶县保安镇前古城、泌阳沙河店古城、付庄古城等位于楚长城线上的城址3个。
通过此次调查,目前已基本掌握了平顶山市叶县、舞钢市,南阳市方城县和驻马店市泌阳县境内的楚长城分布线路。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孙新民介绍说,从目前调查看,不同地段的楚长城特点是不一样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叶县夏李乡高楼山以东及方城县杨楼乡的楚长城特点一致,即以绵延几十公里的人工修筑墙体为主;舞钢境内的楚长城是山险和扼守山谷的人工修筑墙体相结合,共同组成防御线;泌阳境内的楚长城则是以山险为主,以关堡或城址扼守古道、关口为主的防御形式。
孙新民说,他们还对舞钢平岭长城遗址进行了发掘,对泌阳象河关遗址进行了试掘,首次以考古发掘的形式将楚长城墙体和关堡的结构及建造程序展现给世人,并用科学发掘出土的遗物断定了楚长城的年代。这在楚长城研究上还是第一次,对于推动楚长城研究乃至楚文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6月至9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舞钢市平岭长城遗址焦桐高速叶县至舞钢市段穿越区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揭露面积1500平方米。
此次发掘的楚长城墙体内所出遗物大部分为春秋时期,少量为战国早期,未见晚于战国时期的遗物。平岭长城年代下限不晚于战国时期,亦与文献记载的楚长城时代一致。
发掘的该段楚长城墙体残高1.56米,南北宽10——16.1米。发掘的该段长城是东西向的,长城墙体南北两侧有两道石砌墙体。墙体大部分为堆筑,局部系夯筑而成。夯层厚3——7厘米。
考古人员还揭示了该段楚长城的建造程序:两道石砌墙体之间先铺垫一层炭化的木棍或掺杂有炭化木棍的石块层,然后再堆筑红土层;红土层之上堆筑了数层北高南低倾斜状的黄土层。
象河关是古代文献和考古发掘出土遗物相互印证的楚长城关口之一。2010年1月至2月,调查队对象河关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利用自然断面对部分墙体进行铲刮。
此次调查可知,象河关是集古道、关墙、堆筑或夯筑的土台、天然护城河、生活区于一体的成系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口。
象河关关墙为东西向,古道从中部南北穿越关墙。象河关关墙墙体分内、外护坡和主墙体三部分。关墙宽约22.5米,残高约2米。
象河关关墙内出土有陶片和石器等遗物。所出遗物时代早者可达新石器时代,晚者不晚于东周。目前象河关发现的夯筑或堆筑的土台3个,经钻探和解剖看,这些土台皆修建在地表上。其形状呈圆形馒头状。部分土台残高约4.9米,夯层厚3——6厘米。部分土台内壁上发现有木炭和红烧土。
专家据此推断,这些土台可能为象河关烽燧。考古人员还在今象河乡政府所在地发现一处大型东周遗址,面积约182万平方米,可能是与象河关紧密相连的生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