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有着悠久的渔猎文化历史,如捕鱼,这是一种古老的行当。正因为这个行当古老,所以这其中的习俗和规矩十分的特殊。它和采摘瓜果,猎获动物一样,都是原始先民谋生的一种手段。现在,猎鱼的许多项目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查干淖尔冬捕习俗节目前已举办到第八届。
清末俄国人常在东北购大马哈鱼
地处东北长白山区的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及流经东北平原的黑龙江、嫩江、牡丹江、乌苏里江因水利资源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早在四万年前到七万年,就开始用原始渔具从事捕捞活动。
当年,在东北的古民族契丹国兴盛时期,国王曾在冬季召集群臣在松花江冰面上,以凿冰捕鱼来作乐,招待远方客人。他们把帐篷(叫“牙帐”)搭在冰面上,在帐篷里用铁器将冰面磨薄,主人陪客人观看鱼儿在冰下的水中游动而取乐。到了做饭的时辰,再将冰面击破,让鱼儿跃出冰面,叫“腾鱼,现捕现吃,十分鲜美,称为“头鱼宴”。
每年的春季,契丹国的国来还带着他的臣子来到科尔沁草原上的查干淖尔大湖边进行猎鱼。最近几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查干淖尔冬捕习俗节,每年冬季都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举行,去年已举行了第八届。
但让人担忧的是,在一千多年前的辽金时期,查干湖的面积曾经有上千平方公里,被人称为“海子”。可是几百年间,它在严酷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已经萎缩成今天48.6平方公里的样子。
公元1657年(顺治十三年),清政府在吉林设“打牡乌拉”,监督采捕河蛙、珍珠和名贵鱼类,作为王室的贡品。
据史料记载,吉林渔民曾经由图们江口出海捕鱼,盛时多达千余人,年作业四五个月,用刺网捕捞,人均产量可达20吨,用串连网捕捞可达二三十吨,捕捞海参每人每天可达15公斤。
北方民族都是典型的渔猎民族,如赫哲族,从前被人称做“鱼皮鞑子”。从前,赫哲人每年要给朝廷进贡鳇鱼鱼骨、鲤鱼筋等珍贵的特产,光绪年间俄国轮船航至黑龙江中常常向赫哲人购买大马哈鱼。
春天的开江鱼最好吃
春天,从大江跑冰排开始到“小满”,这时期为春季鱼汛期。这时,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捕那些吃活食吃小鱼的杂鱼类,在稳水涡子里呆了一冬天,它们往往随着开江的冰排震荡顺流而下,到没有冰排的稳水涡子(卧子)里又停下来觅食。捕这个季节的鱼用网、钩都可以,而且鱼好吃,也能卖出好价钱来。
五月端午节前后,水温开始回暖,各种专门吃活食的大鱼,都集中往江边游,在岸边的青草和苇棵里找小鱼吃。这时节,江边草丛里的蚊虫还没大量生起,打鱼人不受蚊虫叮咬侵害,夜里小凉风一吹,又凉快又舒服,这是打鱼的好季节。这样的日子,不停地捕捞。如果勤快一些的话,这个季节便可以把一年的“口粮”都弄回来。
北方民族,大都经过了渔猎生活阶段,他们备尝了这个行当的艰辛。东北靠江河较近的职业渔民,一到汛期就结伙出船,自家没船的,就到“网户达”(网东家)那里租船或租网。东北更多的渔民往往是农人,他们没船没网,有的没田地种,或者有田地遭了灾,他们便三五十人,或近百人凑到一起,搭个小窝棚,合伙打鱼赚钱。这些人盖的小窝棚就叫“网房子”。
“网房子”一般盖得非常简陋,往往四面用柳条子“别”(插花)墙。有的叫“拉哈辫子”,就是把草把子滚上泥,码垛为墙,上面搪个盖,就成了。里边是南北大炕,一个大锅台,多的能住六七十人,少的也能住个四五十人。
这些打鱼的往往凑在一起干上两三年。自己背自己的粮油,拿临时打上来的小鱼小虾当菜。打鱼卖的钱,大伙平分,网是谁的,可以多劈一份子,这叫“劈网份子”。
春天开江打开江鱼,开江鱼好吃,但罪难遭,北方有句俗话:“回笼觉,二房妻,开江的鱼儿,下蛋的鸡”。这是东北民间的“四大香”,可是捕开江鱼又冷又苦。春天,北风刺骨寒,打鱼得成天泡在水里。春天的江水都带冰碴子,常年在冰水里浸着,到了四十岁左右,就会瘫痪。有一个靠江边的村子,男人都是瘫疤。这都是打鱼做下的病。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