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科幻小说《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最先使用“机器人”一词。在20世纪30年代,机器人就由幻想变为了现实。科技的突飞猛进,最终印证了那句老话“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美国人已毫不隐讳地宣称:机器人直接威胁到美国人就业。它们还会带来更多威胁。
[惊人现状]
正逐渐替代人类工作
[关键词:超市服务、地质探测、新闻报道]
人们早就能看到,超市的自助服务结账通道上,正在分割动物尸体的屠宰场里……很多辛苦又无需太复杂脑力劳动的工作岗位上,都开始出现工作状态的机器人。甚至一些颇为复杂的勘探工作,比如外星球上的地质探测、人体内的微细胞检查等,也开始由机器人替代人类进行更细致的操作。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得森管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安德森预测中心主任爱德华·里默声称,一项对加利福尼亚经济的调查显示,“机器人对蓝领工作的影响在持续,而白领工作也受到了微型处理器的冲击。”比如一些律师事务所也开始采用人工智能软件来扫描浏览堆积如山的法律文件。他说,经济衰退令美国永久性地消减了250万个工作岗位,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却重回萧条产生前的水平,这意味着人们生产了同样多的东西,所使用的工人数量却少了6%。虽然业务外包也是提高生产能力的一种可能,但这其中采用机器自动化运作同样是重要原因之一。
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机器人。因为它们不仅优秀,还能做到许多人类企图做到却做不到的精确度更高的事情。比如通用汽车使用机器人在汽车挡风玻璃上滴上一滴密封胶,其精准度人类望尘莫及;医学机器人做手术,比一名高薪聘请的名医精确度更高,而且病人康复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
就连“新闻工作者”这个职业,也开始受到威胁,因为有研究人员已经在开发能够收集事实并会写新闻稿的程序了。那意味着几年以后,可能是一个机器人在写作报纸专栏,有可能阅读者也在改变,因为我们人类中的更多人或者只需要无所事事地四处闲逛就好了。
程序变异已无法估摸
[关键词:安全法则、变异、机器人互联网学校]
机器人取代人类从事越来越多的工作,与克隆人一样引起人类的“危机感”。但更注重伦理道德的人类,对克隆人诞生的恐惧更远甚于对机器人研究开发的恐惧。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机器人的“程序”都在掌控之中。
事实上,当美国、英国、法国、以色列都有把机器人用在军事上时,美军专家已在建议为军事机器人设定专门的道德规范。因为专家警告说,机器人程序可能发生变异。
大家应该都还记得经典机器人电影《机械公敌》里,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智能机器人“桑尼”,它竟能超越“机器人的三大安全法则”限制做任何事情。美国海军研究室帕特里克·林博士曾在一篇关于机器人士兵的研究报告《自动机器人的危险、道德以及设计》中说:“现在存在一个共同的误解:认为机器人只会做程序中规定它们做的事情。可不幸的是,这种想法已经过时了,一个人书写和理解程序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几乎没有哪位科学家能完全理解所有程序,也就没有人能精确预测出这些程序中哪部分可能发生变异。
欧洲的科学家们还正在为机器人创建互联网。未来机器人将可以不再被动接受程序安排,而是在接到指令后,主动通过互联网学习现场的知识,最终完成任务。比如收到“拖地”这个指令,机器人会自主登录一个叫RoboEarth的平台学习,然后完成指令。这个平台已由人类上传并建立相当完善的数据库存,可以实现机器人之间共享知识、交流学习成果、互相帮助,共同攻克新问题。机器人数据库里将储存着海量信息———包括目标识别(图像、物体模型等)、导航(地图、地球模型等)、任务(动作步骤、策划技巧等),另外还有主机智能服务,例如图形注解和离线学习,有助于机器人自主地完善自我。
自成群体日趋人性化
[关键词:机器人世界杯赛事、机器人马拉松大赛]
Robot(机器人的英文)这个词最初创造时就体现了服务色彩,它是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苦工”)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来创造的。应该说,机器人应该是人类的服务者。按国际机器人展上的划分,人们按用途把机器人简单分成三类:一类是娱乐机器人。一般在公园、商店等地服务,逼真地模拟人或动物形象;一类是机能辅助功能机器人。一般是指为身体有缺陷的人设计的自动装置,可以帮助伤残人克服机能障碍,提高行动和工作能力;再一类是工业用机器人。它们是现代机器人的主流,如今颇受重用。
随着机器人迈着大步向人类社会逐步渗入,机器人已经俨然成为一个群体。目前国际上有专门的“机器人世界杯”,如最具影响的是FIRA(国际机器人足球联合会)和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足球锦标赛);日本在2010年曾举办“机器人摔跤比赛”,今年2月又举办过“第一届机器人马拉松大赛”。比赛的目的,当然只是为了促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科研究,但这些活动也意味着机器人的未来日趋人性化、社会化。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计算机学教授迈克尔·戴耶表示,基于人类对永生的渴望,科学家们早已认为,随着相关技术发展,人类大脑的意识将逐步转移给合成媒介———智能机器人。而随着人类对机器的依赖程度越高,很多工作都由机器代劳,这种依赖终有一天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到时拥有意识的智能机器可能会自行决定摆脱人类的束缚,从被支配者变成支配者。他相信,如果给予足够的时间,宇宙中几乎一切生命都将面临被取代的命运。
2010年底,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学硕士生Heather Knight做了全球第一次机器人人口普查。他这样定义机器人:“如果你周围有符合但不局限于‘具有行动力、感知力、计算能力’这个条件的事物,你可以考虑一下它是否可以算是个机器人。”不妨想想看,你身边是否已存在了多个这样的“事物”?
[发展趋势]
微形化:
案例:医学DNA分子机器人
在未来,微型机器人医生将进入我们的身体。
希伯来大学、列日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小组,利用DNA制造出一种分子机器人,通过植入人类身体进行药物导入。
威尔纳教授解释其工作原理时称:“生理疾病都有着特定的‘生化标签’,而植入人体中的机器人已被编程———它们遇到这些‘生化标签’时,会按照相应的实验室设定步骤进行响应。‘生化标签’会激活DNA机器人,使其释放治疗药物。”DNA机器人研制成功后将成为与癌细胞打游击战的智勇双全的战士。
人性化:
案例1:家具变形金刚
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机器人提供的基本服务,比如吸尘、做饭、陪打乒乓球等。瑞士科学家研发的家具变形金刚,就是一类“模块化机器人”技术。沙发、椅子、桌子、柜子可根据空间环境随意而变,而且是“从桌子自动变身为沙发椅,干净利落不求人”。
案例2:清洁工机器人
捷克共和国的Neovision公司今年刚推出一款名叫Jetty的视觉引导机器人,它能对空调系统进行清理和检查,清理通风道系统组件或者工业的通风口,包括极难清理的死角地带。Jetty机器人主要使用干冰来清理系统,不使用任何溶剂就能清除难清理的油污和灰尘。该系统的控制模块是由一个笔记本电脑和一个操作杆构成,主体设计为六条腿结构,保证了机器人的稳定性,允许其进行高效的喷射。Jetty可以穿过圆形、矩形或者方形截面的管道进行清理,而且可以爬上垂直或者弯曲的管道。
多功能化:
案例1:陆空两用汽车
《变形金刚》系列电影令人们对汽车机器人刮目相看。已有航空专家乐观估测,五年以后,飞行汽车会在英国的上空飞行。2010年已有一辆名为Terrafugia Transition的飞行汽车面市,报价只需25万美元(约合162万人民币)。它是一架双座飞行器,最高飞行时速115英里,可以加高标号无铅汽油,一缸燃料可以飞行500英里,飞行训练时间为20小时。只需按一个按钮,15秒钟的时间,翅膀就会自动地折叠起来,动力就会从螺旋桨推进器切换到后轮。行驶时速65英里,完成飞行任务后可以很方便地停放在一个标准车库内。
军事化:
案例1:蛇形机器人救灾
日本地震救灾活动中,有不少军用机器人都冲到救援前线。比如蛇形机器人、轮滑式机器人、呼吸探测机器人、无敌机器蟑螂等深入各种危险的、救援人员难以到达的地方探测生命迹象,进行救援。
案例2:机器化坦克战车
俄罗斯的军事设计师们设计了一款机器人化的坦克车,在西伯利亚鄂木斯克市举行的武器展览上展出。这种新型武器和真正的坦克一样,佩有装甲和能够发现敌人的红外线透视仪。在炮塔部分装有机关枪或火箭弹。摄像可以将战场上的情况传递给指挥部。这部机器人坦克由司机和射手两个人通过遥控器来共同操作。这部坦克可以在水上运行,并可以为克服半米障碍而进行跳跃。
[最新消息]
人机连接将改变世界
国际权威杂志《技术评论》最新一期刊登的“2011年度十大新兴科技”评选结果中,声称一款3D体感摄影机将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世界。这一技术实际上是将机器人与人体更紧密联系:这台机器将由人的身体控制,完成更具体的工作。
这台名为Kinect的3D摄影机,其实不需要使用任何控制器,而是依靠相机捕捉三维空间中玩家的运动,将它即时导入电脑完成实时操作。它具有动态捕捉、影像辨识、麦克风输入、语音辨识、社群互动等功能。研发公司创始人斯潘认为,Kinect只是人机连接技术革命的开始。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里已装配了一台带有Kinect和3D电视的虚拟现实系统进行实验,它充分运用了人机连接技术。澳大利亚一家软件公司也使用人机连接系统来监视空中交通。
据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