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祖先很早就自称夏、诸夏、华夏。夏代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朝代,夏代文化对商周文化有很大影响,周人便以夏文化自居,自称为“夏”。周朝人自称夏,其各诸侯国便称为诸夏。
当时与“夏”对称者为“夷”,指文化落后地区。从文明的发达之意,从夏字又引出“华”字来。则诸夏又称诸华,有时合称华夏。
春秋战国以前,对我国全境尚无固定称呼。根据历史传说,一般称之为禹甸或禹迹、禹域。大禹治水是古代一个影响最大的历史传说,所以用禹的名字来表示人迹所到之处。
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为九州,故以九州称全国。中国古代又称赤县、神州。又以自然形势称全国为天下。春秋战国称华夏、中国时不包括楚国,只有提天下时才包括楚国,又称四海。
“中国”作为国名,是从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的。此前虽曾出现“中国”一词,但它只是个词组而非专有名词。古代“国”字作“城”或“邦”解,则中国即为中央之城、中央之邦。周王所居的城国之内称中国,其人民则称为中国人或国人。
战国以后,其含义有所变更。统一时多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有时也指国内、内地,有时指诸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有时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以其地处万国之中故名。后来由此引申,凡是中央王朝皇帝直接统治的地区,都称之为中国。至清代全部领土都以中国命名了。
古称是指文人沿用已不使用的旧称呼。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是当时的名称,广陵则是扬州的古称。
又如宋代词人柳永《观海潮》云:“钱塘自古繁华。”钱塘是今天的杭州,北宋时称余抗,钱塘则是秦始皇时代的称呼。
别称。称一个地名用别名代替。如称苏州为姑苏。唐代张继《枫桥夜泊》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因苏州城西姑苏山而得名。又如成都称锦官城或锦城。杜甫《春夜喜雨》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因为古代在此处设锦官而得名。
(责任编辑: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