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内功夫字外求

时间:2016-12-10 08:01来源:大西北网-科技鑫报 作者: 点击: 载入中...

 

傅山《行草读传灯七言诗》绫本,纵1786cm,横487cm.现藏天津博物馆。


    此作款署“真山”.有款印一方,下左右两角有压角印二方。此轴书法行草结合,奇姿不多但收放自如,大开大合,一气呵成。墨法的浓淡干湿,点画的粗细滚动,笔法的精妙放旷,极合“致广大尽精微”之中庸主旨。可见傅山字外功夫传统文化与书法传统功力之深厚。


    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山西太原人。明亡为道士,隐居土室养母。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是着名的学者,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


    释文:奴儿婢子学家翁,但见人来发癫疯。一自龙山庵放火,南无古佛楷笑蓉。读传灯。真山。


    明代书法大家傅青主论书有“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率真毋安排”的四宁四毋,议论极为精确。谁违背了这些道理,就无法把字写好了。在他之前宋代黄山谷也有“凡书要拙多于巧,宁拙勿巧”的话。


    “拙”字的特点是“涩、老、劲”,不求一见就爱。但这个“拙”乃是“大巧若拙”的“拙”,不是“笨拙”的“拙”,若是真拙,则呆板而无神气,哪有什么可观呢?其力劲,其神全,生气蓬勃,越玩越佳。也是告诉学书的人作书是不能失去雄强浑厚的。


    字拙的不会太秀丽,没有一般人所谓美,总有一些丑态。字媚则会嫩、会俗,且无骨,不能成为佳作。刘熙载论书说:“学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者也。”这也不能不带些丑了。书到明代,几乎全以秀媚见长,“拙”则几乎绝迹了。青主生于明代,独能超出流俗,异军突起,教人趋于正途,以挽救书学,就以书法一点来看,也是豪杰之士,值得景仰。


    书法之妙,在于用毛做的笔,但毛软难于操纵,所以问题很多,而书学着作,也至于汗牛充栋了。若用钢笔,还有什么问题呢?毛笔是软而又是滑的,乃要求其写出铁画银钩的笔画,就是一个大大的矛盾。所以历代书家想尽办法去解决这个矛盾。较早的理论是蔡邕的“疾涩”,语虽简单,但精确极了,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写字最怕是笔从纸上滑过去,滑过去只能写妩媚无骨的字,薄弱的字。欲使其不滑过去,则应下笔用逆,逆则涩,涩则笔和纸发生摩擦,作寸以上字,就会有瑟瑟像蚕食叶声。但行笔如飞,就容易滑过去,所以前人有先从“迟涩”入手,到了纯熟之后,自然会快起来,做到又快又涩,那字也会好了。


    还有“全身力到”法,使其涩势,易发挥作用。李斯的“下笔如鹰隼攫拏,钟繇的”点若山秃“,王羲之的”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有些作卫夫人语),可见于执笔、运笔时,还要全身总动员,才能发挥全副精神。《徐笔法》说:”不涩则险劲之状无由而生,太流则成浮滑,浮滑则俗。“笔浮滑过去,不会有力,也不会”沉着“.”沉着痛快“也是古人所重视的。宋曹《书法约言》也说:”用力则‘沉着痛快’处,方能取古人之神。“字的佳妙,各不相同,但都建筑在力的基础上,笔没有力,则字没有生气,能成好字吗?


    写字要出于自然,如水成文,不能造作,不失天然之美,是最要紧的。当然这一着并不容易,要运笔极熟,才能做到;功夫浅时,想不安排是不可能的。孙过庭《书谱》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能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学不能不讲平正,把字安排好,这是法度。但这样下去,就没有变化--呆板。所以要大胆运笔,放纵起来,使其生气蓬勃。但这样下去,日子久了,又怕渐渐失去法度,所以又要用法--平正来节度其手,以免失去规矩。傅青主于书法功候很深,但其不易追踪的,则在人品高,读书多。苏东坡说:”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陆游示子遹诗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些话也是学书人要重视的,专拿几本碑帖来临摹是不能把字写好的。因为书法是艺术品,艺术作品,是作者多种多样的综合表现。


    以今日书坛的风气来看,应以傅青主伟大的人格及对于书法高超的见解来教育这些不肯读书,不肯下功夫去学书,而专为名为利的”书家“.不少”书家“是草书不会写,楷书不敢写,篆隶就不必说了。这些人常常会巧言令色,文过饰非,于篆隶未曾下过功夫,就会说不必学篆隶。当然篆隶不是人人应学的字体,但号称为大书家的,未学过篆隶,那名实就不太相符了。篆隶是书法之源,不溯其源是不可能提高的。且康氏《广艺舟双楫》也说过:”精于篆者能竖,精于隶者能画,精于行草者能点。“只写一种行书,则笔法不备,是不可能把字写好的。


    据《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陈冬梅)
>相关新闻
  • 傅山书法作品欣赏
  •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
    • 容铁先生书画篆刻展今天上午在甘肃美术馆

      容铁先生是一位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身的复合型艺术家,也是中国唯一一位集中国...

    • 有龙则灵

      近来对于“龙的传人”,却有了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应该叫“蛇的传人”,因为国人始祖...

    • 毛笔开展的沿革

      我国制笔有着悠长的前史,笔的使用能够追溯到新时期年代,战国时期,蒙恬年代的笔...

    • 赵之谦临《武荣碑》

      汉 《武荣碑》原拓释文: 君即吴郡府卿之中子,敦煌长史之次弟也。廉孝相承,亦世...

    • 簪花字美

      吾家洗研池头树,个个华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 书法艺术的指尖传承

      皖北沙书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技艺表演,是用手撮捻细沙或石灰挥洒成字。近日,记者来...

    网站简介  |  保护隐私权  |  免责条款  |  广告服务  |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陇ICP备08000781号  Powered by 大西北网络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Copyright © 2010-2014 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