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又称"灯影戏"或者"影戏",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其内容和艺术效果通过灯光、幕布、唱腔以及演员手中操纵的影人表演表现出来。所用的皮影人和皮影场景既是表演的道具,又是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美术作品。
甘肃环县皮影即环县道情皮影戏,是秦陇文化与周边族群文化相融合,古老的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流行于陕甘宁三省区交界的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皮影面积923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人口34万。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交往及古老秦陇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诞生了"环县道情皮影"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相传产生于宋代,民间俗称"灯影戏"、"小戏"、"老道情",她在千百年的发展演变中,采取"借灯、传影、配声以演故事"的手段,"集中华皮影之大成,撷当地道情曲艺之精华",融民间音乐、美术和口传文学为一体,成为当地人民倾诉情感、丰富文化生活和承担祭祀、过关、还愿、节庆等习俗的综合性艺术。到了晚清,特别是一代皮影大师解长春的心揣手摹、传承革新,更是将这门艺术发扬光大,推向鼎盛。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已有千年历史。
20世纪50年代,环县道情皮影三次进京演出,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1960年发展成为甘肃省唯一的地方剧种--陇剧;1987年成功出访意大利;2002年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环县为"中国皮影之乡",2003年文化部确定环县道情皮影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10个试点之一;2006年5月环县道情皮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环县道情皮影戏班在演出时,以灯光下的"纸亮"或"布亮"为舞台,五六个人分工明确,忙而不乱。挑线者俗称"前台",是戏班的灵魂和核心人物,他一人既要演唱、道白和挑线表演,又要瞻前顾后,指挥后台。后台几个人每人掌握二三件乐器进行伴奏,同时兼顾次要角色道白、应声和嘛簧帮腔,配合默契,井然有序。皮影是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主要表演道具,俗称"线子",用牛皮刻制,有人物、动物、神怪,大小场景等。造型极为丰富精美,人物造型按戏曲的生、旦、净、丑行当设计,一般为黑忠、红烈、花勇、白奸、空正、实丑,体现出头大身小、上窄下宽,手臂过膝的特点。其他殿堂、帅帐、鬼怪、奇禽异兽、花草树木等影件,构思奇妙、形态多样,彰显出中国民间艺术夸张写意的特征。雕刻则借鉴了民间剪纸的传统手法,按照制皮、过样、雕刻、着色、出水、装订等工序进行,以线条缕空进行刻画,以阴刻、阳刻区分不同人物性格。在挑线表演时,影人的坐卧行走、翻转踢打、提袍甩袖、腾云驾雾、上天入地、身首分家等动作,形象逼真,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