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百度上输入“兰大手绘明信片”,你就能发现一组印制着兰州大学校园内建筑的明信片。这样一副漂亮的作品其实是一位兰州大学 研一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所制作。他用一双灵巧的手和对一份对学校的情谊勾勒出了兰大校园的轮廓,他就是江洋洋。
记者最近联系上了江洋洋,了解了他制作这副明信片的灵感与心思。江洋洋在24岁那年,用手绘制的这副明信片在网络盛传,从评论中足 以看出,同是校友的其他兰大学生备感自豪,社会人士更是一片好评。
江洋洋对这副作品曾这样评价过:“手绘兰大明信片,一支画笔、一处风景、一份情谊。手绘兰大明信片,以兰大主要建筑风景为主体, 为了让每一位同学留住对母校的这份思念。手绘区别于真实的摄影,因为绘画有独特的艺术性、思想性和灵活性。通过手中的画笔将兰大绘画 在明信片上,这已不仅是单纯的绘画语言,更能传递兰大学子对母校的情感,可以将这份情感寄给远方的朋友。兰州大学,是寂寞西部浇灌的 绿洲,是风雨百年凝练的明珠;在辉煌与成就的讲台上,兰大有着勤奋、求实、进取的付出;在探索与前进的道路上,兰大有着踏实、坚定、 有力的步伐。我们”画笔疯了“工作室为兰大作画,为兰大着色,画笔渲染着书声琅琅的天山堂,抹出无悔的青春;画笔勾勒着墨香四溢的积 石堂,绘出昨日的青涩;画笔描绘着宁静淡雅的至公堂,勾起沧桑的回忆;画笔涂染着静静矗立的萃英山,记下今日的成长。手绘兰大系列作 品共分为4个篇章,《青涩篇》青涩年华,简单纯净。《青春篇》青春洋溢,梦想飞扬。《回忆篇》回忆永恒,宁静悠远。《成长篇》成长足迹 ,岁月留痕。4个篇章的取景、绘画风格都不一样,从4个角度阐述我们在兰大的成长,以及对兰大的情感。手绘兰大是献给母校的一份礼物。 兰大历经百年,始终攀爬在全球前沿科学的山峰上,以”自强不息“之精神探索科技世界的力量。兰大,饱尝孤独寂寞,执着前行在人类思想 精神的道路上,以”独树一帜“之风范展示人文天下的情怀,这也是我们绘画兰大的骄傲。手绘兰大明信片,一份值得珍藏的记忆。”
从江洋洋的文里字间都能感受到那种对学校的热爱,也有一份感动温存。
江洋洋告诉记者,他从高中开始就学习绘画。在研究生期间,他作为交换生去台湾学习,萌生了将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挪”到明信片上 的想法。目前,他的明信片已印刷成套,销售比预期要好。于是,他有了更大的心愿,想从这小小的明信片开始,将其发展为大学生自主创业 的文化产业。
问及他是怎么想到要用兰大校园建筑物作为绘画内容制作明信片的灵感时,他说:“念头还是我在台湾交流的时候萌生的,大四下学期的 时候,我作为交流生去了台湾逢甲大学进行一学期的交流学习,当时我们分到一个宿舍里的是四个人,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的 三位室友,刚见面时大家几乎都带着自己学校同学制作的校园文化产品,这使我很有感触。回到兰大,毕业时我和付栋、朱涛等好友一起绘画 设计了手绘兰大系列明信片作为毕业设计,受到很多老师和同学的热捧。到了研究生,在导师和师门的支持合作中我们重新创作,将现在的校 园风景画出来制作在明信片和书签上,就是今天校友们手中拿到的。”
在制作明信片的过程中,江洋洋和老师、同学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在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后,他开始从学校里选取建筑物。 他确定了明信片的主题为“青涩”、“青春”、“成长”、“回忆”,以建筑物搭配风景,分别为钢笔素描、马克笔加水彩、水彩加彩铅、素 描的绘画风格。其中,“青涩”系列有8张、“青春”系列有12张、“成长”系列有10张、“回忆”系列有8张。在取景上,江洋洋并没有刻意 将每一张明信片上都画上不同的建筑物,即使是同一建筑物,他所选取的角度和绘画方式也不同,目的是让同一建筑物展示出不一样的“生命 ”.
江洋洋说,当时他每周画2张,尤其是在创作第一套的时候,他修改和投入的比较多,因此他最喜欢“青涩”这个套系。他一边画,一边和 同学探讨,不光是关于画作,也关于后期制作。江洋洋说:“光是我一个人,肯定完成不了这个工作。同学们中,有学习设计的,有学习新闻 的等等,大家在一起,在专业上形成优势互补,加快了制作明信片的过程。”从创作开始,到自主设计完成,再到印刷,每一个环节江洋洋和 同学们都认真讨论,力求将明信片的每一个细节做到最好,有时候会工作到凌晨3点。同时,还邀请台湾老师对明信片设计方面做局部调整,邀 请他的导师穆建刚提出意见。江洋洋说,为了保证明信片印出的光泽和质感都达到一定水准,他通过老师、同学联系到西安的印刷点进行印刷 .
因为工作室有一群亲密无间的学习与合伙伙伴,才有了今天的手绘兰大系列作品。江洋洋很希望在文化产品这个方向继续发展下去。发展 的重点还是放在文化作品方面,同时也会将现有的作品继续完善和推广。也希望与志趣相投的朋友合作交流。记者 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