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
唐代京都长安城,由郭城、皇城、宫城所组成。城垣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根据考古发掘,外郭城为长方形,东西(由春明门到金光门)长9721米(包括东西两墙厚度在内,下同),南北(由明德门到宫城北面玄武门偏东处)长8651米,总面积约84平方公里(比现存明代西安城大7倍多)。唐时长安城人口100余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
唐代长安城有三大宫殿群。一是将隋大兴宫改为太极宫(又称西内),是唐初政治中心,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在这时执政30多年。主要宫殿有太极殿、两仪殿,是行政主要场所,另外有甘露殿、武德殿等大量建筑。太极宫正门叫承天门,北门叫玄武门,着名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这里。二是大明宫(又称东内),是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李世民在宫城禁苑龙首原兴建,原名永安宫,第二年改为大明宫。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扩建,由太极宫迁此居住,处理朝政。此后的皇帝大多都居住在大明宫。大明宫西墙长2256米,东墙长2614米。内共有宫殿30多所,规模庞大,主要有含元、宣政、紫宸三个大殿,同在一条中轴线上。含元殿是长安城最雄伟的建筑,实测基台高3米多,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超过现存北京故宫三大殿的规模。高宗李治在麟德年间又兴建了麟德殿,它是大明宫中最大的宫殿,是举行宴会的地方。根据实测,夯土台基南北长130米,东西宽77米,分上下两层,共高5.7米,台基上建有前、中、后三殿。根据《册府元龟》记载: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曾“宴剑南、陈、郑神策军将士三千五百人于三殿”,可见该殿面积之大。三是兴庆宫(又称南内),位于长安城兴庆坊内,是唐玄宗李隆基称帝前的旧居,本为离宫,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改为兴庆宫,几经扩建,成为皇帝起居听政的正式宫殿。兴庆宫南北长1250米,东西宽1080米,北部是宫殿区,南部是园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