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记者跟随“壮美黄河行”采访团队来到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回忆起过去的安定区,大多数人的印象则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穷地方。“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煮一锅”曾是对这片贫瘠土地上百姓广种薄收以及其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而如今的安定区,小山如螺,大山似塔,层层梯田环绕山间,景色优美。这一切都得益于安定区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通过对水土流失的治理,该区将以往的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将一畦畦陡坡地变成了一层层美丽的梯田。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1万人。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境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山多川少。安定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区,气候干旱而且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酷劣,是全国闻名的贫困县(区)之一。
“以前都是陡坡地,种地很困难,即使种上些洋芋,一下雨就被水冲走了,靠天吃饭,打不成粮食。”71岁的刘玉秀回忆起以前的情景说。她是第一批进行梯田建设的人。她告诉记者,冬天的时候,害怕地里的土冻住,第二天挖不开,自己就和丈夫在晚上轮班挖地里的土,丈夫前半夜挖,她后半夜挖。“当时年轻,力量多,干活都不存力气。苦倒是不怕,只要能种出庄稼,有饭吃就行。”
据了解,安定区在水土流失未治理之前,水土流失面积为3306.2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91%,年土壤侵蚀模数5640吨/平方公里,年平均土壤流失量为2052万吨。全区年平均降雨量380毫米左右,蒸发量高达1500毫米以上。
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安定区创立了“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下建棚围裙子、沟底打坝穿靴子”的“五子登科”治理模式和“梯田+水窖+科技=解决温饱”、“结构调整+市场引导+龙头带动=脱贫致富”的发展模式。将以往的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基本解决了燃料、饲料、肥料“三料”互争的矛盾,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明显提高。
大坪村现任村支部书记康耀伟告诉记者,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之后,农民种地有了保障,能打下来粮食,能吃饱饭了,村里的情况也都慢慢好转了。“我们现在吃的是自来水,走的是水泥路,住的是砖瓦房。现在种地也都方便多了,每家都种有土豆啊、苞谷啊、胡麻等农作物。”康耀伟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带领全村发展生态旅游。修建梯田之后,水土树多了,草也多了,空气也变得新鲜了。要是有机会发展一下乡村旅游就更好了!”他说自己有五个塘坝,如果可以发展生态旅游,打算建一些垂钓园,采摘园以及农家乐。
据了解,截至2017年底,安定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70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梯田187万亩,营造水保林141万亩,种草留床57万亩,建成各类淤地坝工程155座、小型拦蓄工程1.08万座、集雨水窖19.2万眼,通过重点治理并通过国家验收的小流域155条,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7.7%,林草覆盖率达到36.3%,年土壤侵蚀模数由5640吨/平方公里减少到2340吨/平方公里,年平均流失泥沙量由治理前的2052万吨下降到现在的852万吨,土壤侵蚀量减少59%,基本实现了“土不下山,泥不出沟,就地拦蓄”的目标。
保水土、保生态就是保发展。经过50多年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安定区建成了一大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代表流域,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一条以小流域为单元,以项目为依托,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基础,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使全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文/牟健图/牛蔓)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