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势而为,共担时代责任
——习近平主席达沃斯演讲继续展现巨大感召力和影响力
本报赴瑞士特派记者 吴 刚 葛文博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8年年会1月23日至26日在瑞士高山小镇达沃斯举行。在为期4天的会议日程中,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近3000位各界领袖参与了400余场讨论。在世界经济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仍未解决,还面临债务危机、资产泡沫、保护主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升级等多重风险,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面对挑战?习近平主席一年前在年会上的主旨演讲成为与会嘉宾的讨论焦点。
中国倡议“符合潮流、顺应民心”
将时钟回拨一年。“充分利用一切机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我们要主动作为、适度管理,让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更多释放出来,实现经济全球化进程再平衡”……2017年1月17日,作为首次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在年会开幕式上作了《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能清晰地记得,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发展。
时至今日,人们依然能感受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方案的感召力。“习主席去年在年会上的演讲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大国领导人的担当。在面对困难时,他没有丧失信心、推卸责任,而是积极直面困难,带领国际社会共同挑战。”巴基斯坦外交部长阿西夫对本报记者表示,“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内容也由近一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得到了印证,即经济全球化、自由贸易、互联互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和继续推动全面对外开放的立场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充足动力和十足信心。”
“由于特朗普的胜选,去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人们对美国的保护主义忧心忡忡,而习近平主席却在达沃斯坚定捍卫自由贸易和全球化,他的主旨演讲具有里程碑意义。”瑞士财经杂志《资产》近日刊文如是评论。
优秀的理念与方案往往更容易获得认同与支持。“最新的盖洛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领导力更受欢迎,这一变化显示出中国倡议更符合潮流、顺应民心。”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说。
联合国负责经济与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刘振民表示,在经济全球化面临发展不平衡,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的现实挑战下,习主席敏锐地意识到了全球化带来机遇,他的精彩演讲也得到了联合国的支持。“联合国高度赞赏中国对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因其减少贫穷和发展鸿沟,促进南南合作和多边合作,促进各国全球化的公平、平等参与。”刘振民说。
“中国在促进经济全球化上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领导力,带动了一大批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中国奉行多边主义,强调包容发展,注重区域合作,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基图伊发出由衷赞叹。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世界上落地生根”
“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强调。
世界经济论坛本届年会主题为“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经济全球化再平衡等重大主张相呼应。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更是对此亲自解读:“今年论坛的主题延续了习近平主席去年出席论坛年会时论述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的演讲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穆勒认为,年会主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吻合,说明这一理念“正在世界上落地生根”。
“在西方衰弱,美国逐渐放弃领导地位的情况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平等、多边主义、尊重主权和地区差异的国际关系基础上,为保证和平与安全提出的‘新思维’,这也使世界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瑞士媒体21日刊发评论文章如是称赞。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对记者表示,“我们彼此相互需要。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设想,坚持多边主义、平等对话,这为世界朝着更包容、更高效和更优质的方向发展提出了一个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欧论坛创始人戴维·戈塞对媒体表示,当前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呼吁全球领导人以长远发展眼光,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中来,共渡难关,携手勾勒未来世界的发展蓝图。
“当前全球发展面临很多挑战,例如社会与经济转型问题、包容性增长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都是单个国家或组织所不能解决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须方式。”已连续8年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纪凡对此深有体会。
对中国与非洲国家合作情况十分了解的席勒研究所非洲问题专家塞巴斯蒂安·佩里莫尼十分钦佩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他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撼动了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极端保守思想的根基,缓和了地区和民族冲突,为世界经济发展、人类进步及地区和平造就了坚实基础。
一带一路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思路
“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一带一路”建设的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是中国支持全球化和全球合作的具体表现,是中国为改善全球治理作出的贡献。近5年来,中国同80多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协议,倡议框架下对有关国家投资已超过500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巴基斯坦总理阿巴西在本届年会上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与今年的论坛主题高度吻合,“‘一带一路’倡导人员、商品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是非常了不起的开放文化”。
“‘一带一路’是人类近代史上最具变革的倡议,是包含海、陆、空、港口与金融贸易等全方位互联互通的宏伟设想,体现了互利共赢的积极理念,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新思路,这一倡议注定令世界发展面貌焕然一新。”阿西夫对记者表示。
与会政商界人士认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将极大推动全球范围内贸易、资本和人才的互联互通,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动力。
刘振民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区域合作和全球化提供新思想、新动力、新形态,“联合国认为这一倡议是全球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部分,是对全球化的实质性推动”。
“正如19世纪末的东方快车象征着第二次工业革命欧亚文明的交流,‘一带一路’体现了新变革下经济互通、文化相融的时代潮流。”在谈到“一带一路”时,麦肯锡高级资深合伙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华强森表示,“新东方快车”将满载沿线地区人民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之梦,驶入中国与各国紧密相连、共享机遇的新疆域。
“我们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抱有信心。”基图伊说,在全球投资大幅下降、贸易增长缓慢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理念与方法的创新,将带动全球资本流动,为沿线国家和地区融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区域融合发展、促进科技和人才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本报瑞士达沃斯1月25日电)
(责任编辑:张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