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女士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从未离开过家。为了让女儿适应大学生活,她和爱人提前送女儿去北京陪她待了一个星期。“没想到,我和她爸爸刚走,她就一天几个电话打来,哭着要回家,说生活不习惯,地方又陌生,没有认识的人,同学之间很冷淡,宿舍四个人,洗澡上厕所都不方便,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烦躁的时候,头发一把一把地掉……总之,一切都不如意,她一天也不想在学校待下去了。”孙女士说,自己在电话里安慰女儿要适应新的环境,可是却听到了女儿哽咽的哭声,心里很不是滋味。从北京回来不到两周的时间,女儿再次打来电话说想回家,让孙女士多少有点心疼女儿。其实不仅仅是孙女士,家住文化宫的崔先生也遇到类似的事情。
甘肃农业大学陈教授说,大学生出现这种消极心理是可以理解的,进入大学意味着学生要建立一个新的交际圈,这对于一直待在父母身边的许多独生子女来说,出现情绪反复和不适应的感觉是很常见的,大多数学生能在“十一”后调整好情绪,但也有少部分人始终无法进入角色,甚至发展到退学的地步。
陈教授分析,难适应的学生多半是父母把一切事情大包大揽,自己自理能力差,没有受过挫折。新生进入大学,面临建立交际圈、应对挫折等问题。另外,进入大学后,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发生了变化,这一切也都是新生进入大学后不适应的原因。
陈教授建议家长从现在开始学会放手,不要一味呵护和代替,要规定孩子打电话的时间,不能动不动就答应孩子回家或家长来学校看望等要求,要鼓励孩子面对新的生活。其次,学生本身也要迈出独立的“第一步”,积极参加喜爱的社团活动,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调整心情,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走出这种不适应的心态。
(责任编辑:陈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