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就建业死,不就武昌居
从传统来看,像南京这样的六朝古都是有故事,有故事就有传说,我们先从传说讲起。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城还没有成为城的时候,先是吴王的属地,后来被越王占领。接着,楚王又赶走越王,驻军江边的狮子山。楚威王来到金陵邑后,站在清凉山上向西北方望去,看到庐龙山(今狮子山)一带“气射斗牛,光怪烛天”。意思是有一股紫气直射玉皇大帝所在的北斗星方向,光芒怪异,如点了蜡烛,把天际都照亮了。身边的术士,告诉楚威王这是一股王气,要治。
术士献计,在现王气的地方埋金,以镇压之。庐龙山紧靠江边,术士在附近的“龙湾”金陵冈处,埋下了厌胜物——在古人眼里有灵性的金人。
按皇家习惯,一般地上的建筑物称为宫,地下的建筑物称为陵,埋金子的地方自然就叫“金陵”了。这个地方最早的名字就是叫“金陵邑”,“邑”是比“州”级别低点,比“县”级别高点的军事重镇的建制。从此,这个地方就有了金陵的名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归,至金陵时,几个陪同的望气术士见金陵四周山势峻秀,地形险要,就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天子气。秦始皇一听大为不悦,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把王气泄散,并将金陵改为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意即这里不该称金陵,只能贬为牧马场。
建安十六年,孙权自京口(今江苏镇江)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取“建功立业”之意。黄武八年四月甲申,在武昌称帝,改元黄龙。九月,迁都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时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就建业死,不就武昌居。”
在孙权定都南京后,东吴仅存52年就让西晋灭掉了。接下来的的朝代也几乎都是短命王朝。除大明王朝,因后迁都北京而存在277年外,其他8个,最长的是东晋王朝,延续了104年。余下分别是:南朝宋60年,南朝齐24年,南朝梁56年,南朝陈33年,南唐39年,太平天国12年;中华民国38年(1912-1949年)(后退守台湾,至今)。
因为南京历史上的种种的“短命现象”,所以孙中山他们在商讨民国建都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因为分歧太大,吵得不可开交,所以大家决定投票表决:北京20票;南京5票;武昌2票;天津1票。孙中山当时很不满意,决定第二天重新投票,必须选择南京。黄兴配合孙中山:“明日再不按先生意愿行事,我立即派宪兵将议员绑了出来!”后来在黄兴这样的实权人物力挺之下,出席会议的27名参议员改变了态度:南京19票;北京6票;武昌2票。中华民国政府定都南京的复议案,得以通过。
那么,为什么孙中山会执意定都南京呢?
一般来说,凡强盛的王朝多建都于北方,即使迁都也不会很偏南。而民国政府孙中山和蒋介石都把南京作为建都地,这种选择除了从本生地势地形来看更多的取决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
定都南京,削弱军阀势力
袁世凯逼清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职,请袁世凯来代替,不过孙中山向袁世凯提出了三个条件,其中的两个条件与定都南京有关:一是临时政府地点设于南京,二是新总统在南京就职,想把袁世凯置于南方革命派的监督和控制之下。
日本希望定都南京
除此之外,日本方面当时对孙中山的影响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日本方面的出发点很清楚,它是想借中国政治中心南移的机会,削弱中国在北方的防御,便利其对满蒙的侵略扩张。
南京建都承载民族(汉族)复兴大梦
中华文明仅有的两次被外族灭亡而导致亡国的情况分别发生在杭州和北京,所以,杭州和北京是亡国之都。五胡乱华、导致中华文明衰落的是洛阳;靖康之耻,导致中华文明衰落的是开封。所以,洛阳和开封是衰国之都。
而中华文明的三次伟大复兴发生在南京,所以南京是复国之都。定都南京,意味着从政治体制和种族两方面与清王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断裂,这也符合“革命”题中应有之义。
不管孙爷爷、蒋先生当时是怎么考虑的,民国都已经亡了,哦,不对是退居台湾了。南京之所以没有出现定都于此的强大王朝,倒有更深层次的地理、经济、人文原因。从地理上讲,南京依山傍水,虎踞龙盘,易守难攻。一道长江“天堑”把它与辽阔的被中国断开。在此处建都的天子们,一开始就着眼于“守成求稳”,缺乏攻城拔寨、问鼎中原的雄心和勇气,而偏安一隅。从经济上讲,江南乃鱼米之乡,富庶的经济条件反而给统治者提供了腐败的温床,你看看秦淮河,景美、人美。统治者沉醉于“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上苑”。这就是为什么六朝、明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鼎盛的年代。而军事不行屡屡被入侵的原因。而且国民党归根到底是精英统治。定都南京,虽然拉拢了江浙一代的文化精英,却丢失了大半个中国的农民阶级,也为日后完蛋埋下了伏笔。
从国家对外防御来看,定都南京政治中心南移反应了国民党亲英、美。反日、反苏的防范。结果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成了对中国最大的威胁,侵占满蒙。而南京政府对远在东北的控制鞭长莫及。只能放弃抵抗。所以国民政府建立只有5年的时间,日本就出兵了东北,到1937年,日本便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白白丢了南京。
那我们现在设想,假如民国政府当时迁都北京或者西安呢?西安当时是GCD的势力范围,他迁不过去。北京一来与民国的政治诉求不符(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二来北京附近军阀各有实力,民国政府即便去也立不住脚。所以南京是民国政府当时最合适的首都。历史这个东西,你在创造它的同时,它也在筛选你。发生了就是发生了,没什么好后悔的。而且南京这个城市传承了中国士大夫的贵族气质,缺少一些蛮气。而这股子蛮气正是推翻“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重要所在。
(责任编辑:苏玉梅)